针对赖清德总统将中国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黄奎博受访时表示,赖的说法已形同把对岸当成「外国敌对势力」,但如果因政治考量把防御机制操作过头,持续推升「抗中」高点,那么不只会伤害两岸互动基础,也可能招致中共当局「强力回应」。

黄奎博指出,中共当局面对不同的台湾政府,当后者强调敌对时,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对台施压便会增加,有时还伴随一些对台经贸的箝制,而当台湾政府强调竞争或竞合,这些负面手段就相对比较少出现。赖政府持续的「抗中」策略若来到一个高点,而中共当局如无任何强力回应,将不太符合歷史的观察。

黄奎博直言,目前看起来赖政府并未顾虑到两岸互动基础的健全,而是以反併吞的危机意识,试图唤起台湾地区民眾对「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支持,进而催化政治动员力量,以此做大罢免的政治运作。

他呼吁,在「反併吞」和「反分裂」间并非没有空间。如果民进党不搞务实台独或去「中(华民)国化」,相信中共反分裂力道会不如现在来得大;如果中共愿在两岸以和平方式比拚制度优劣,而非孰强孰弱、孰大孰小,那么台湾人民赞同台湾独立的比例或许也会稍微降低。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向本报指出,这是赖在520提出「两岸互不隶属」的两国论之后,又一次全面挑衅中国大陆的政策动向。他直言,赖把大陆所有对台政策视为敌对因素理解,就是「全面对抗」的基本态势。

包承柯表示,两岸交流限缩已经是事实,官方交流一定要以九二共识为基础,要先做的是民间交流,然而目前的形势,恐不会为两岸关系带来稳定因素。

#反分裂 #赖政 #强力回应 #高点 #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