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修改缉私免罚标准,取消小额免罚机制,拟6月上路。以后旅客出国旅游购买山寨货、仿冒品,假名牌包包、3C产品等出入境,不管有无申报,被海关查获,即使金额在5000元以下,除物品会被没收,也会被处最高货价3倍以下的罚锾。
财政部关务署解释,「私运」即事前没有向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或收买、代销私运货物等,被海关查获,依据缉私标准,除枪炮、弹药、毒品以及同样违规事实3次以上行为,可有小额免罚机制,只会被没入货品,但不会被处分罚锾;但若是报运,也就是事先向海关申报、报关,被海关查获是仿冒品,被没入外还会被处货价3倍以下的罚锾。
海关认为,旧规定有适法不一致、甚至鼓励犯罪的嫌疑。因此修正《海关缉私案件免处罚标准》第4条但书,新增非属真品平行输入之侵害专利权、商标权或着作权者物品,也就是俗称山寨货、仿冒品输出入,未来不论有无申报,价格多少都无法适用小额免罚措施。
影响最大者是旅客出国游玩时购买假名牌包包、手表、3C产品等,因大多不会报运,现在价格即便未超过5000元,除商品没入外,不论有无申报,都还会被处最高1.5万元罚锾,民眾出国旅游更要避免购买假名牌。
根据统计,2024年海关查获进口侵害智慧财产权案件数433件,数量27.1万件货品,全是侵害商标权也就是仿冒、山寨物品,旅客违规携入案件有12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