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公发寿险公司股债未实现与净值变化
15家公发寿险公司股债未实现与净值变化

市场震盪寿险业受波及。15家国内公发寿险公司去年财报17日全出炉,原去年第三季受惠于股市上涨,寿险手上股债未实现评价损失回升至约3.6兆元,但去年第四季适逢美国总统大选,与美总统川普上任关税大刀挥舞,市场预期通膨升温,美债殖利率去年底重回4%之上,15家寿险手中股债未实现评价损失扩大至4.8兆元,导致身家跌逾兆元,主要是债券部位的未实现损失扩大,反而股票部位去年底未实现利益还有高达千亿元。

寿险近年手中股债未实现全看美债脸色,至去年底15家寿险约有19.7兆元的债券部位放在摊销后成本项下,去年第三季因美联准会降息利多、美债价升,摊销后成本下债券部位若以市价计算,未实现损失3.48兆元,但到去年底因市场预估川普上任后通膨升温、美债价跌,以市价计算的未实现损失扩大至4.63兆元,但持有到期不会有大额损失。

去年寿险手中满手债券几乎「无利可图」,加上接轨IFRS 17与ICS迈入最后一年准备期,利息收入是接轨后重要获利来源,因此寿险业去年几乎多是趁美债殖利率拉升时加码,几乎未从债券实现获利,反而多是趁股市上涨时大量实现资本利得,也导致去年底15家寿险手中股债未实现利益下降或损失扩大。

至去年底15家寿险其他综合损益项下股票、基金等未实现损失为2,245亿元,较去年第三季的1,139亿增加,主要受去年底美债ETF价跌影响,但相比2022年未实现损失超过7,600亿元来说已回升许多,主要还是受惠于近两年国内外股市皆大涨,股票部位未实现利益大增。

15家寿险持有上市柜的国内外股市约2.2兆元,至去年底未实现利益还有1,361亿元,相比2023年的414亿元增加许多,若单看上市柜的台股部位,至去年底持有约1.95兆元,未实现利益高达1,405亿元,也相比2023年底的814亿元高,因股票未实现利益随时可实现资本利得来挹注获利表现,显示寿险后续获利有撑。

去年底15家寿险中有6家寿险其他综合损益项下股票、基金等未实现转呈正利益,其中以富邦人寿未实现利益48亿元最多,其次是宏泰人寿约47亿元。但去年底受美债价跌影响,15家寿险整体股债未实现损失皆较去年第三季扩大,其中资产排名前四大的寿险公司约各有6,600亿~1兆元的未实现损失。15家寿险去年整体股债未实现损失为4.85兆元,单季扩大1.26兆元、年扩大约1.2兆元。

15家寿险去年底综合损益3,160亿元,较2023年底6,186亿元下降,去年底15家寿险税后纯益共赚2,896亿元,净值约2.47兆元,年回升逾3,200亿元。

#未实现 #美债 #股债 #扩大 #未实现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