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南极秦岭站是新时代大陆建成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目前开站已满一年。中国自然资源部指出,3月1日大陆在秦岭站建设的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正式交付使用。

南极秦岭站新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制氢、储氢、氢能源发电等硬体设施,在能源设备和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说: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这是大陆第一次在南极极端环境下,能够运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规模化的绿色能源系统。

有风的时候风力发电,多余的电制氢,有光的时候太阳能发电,多余的电制氢,当光和风都没有时,氢能源上,这就是多才多艺的好处。

新华社报导,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南极秦岭站新能源系统为全站区提供电力保障。这是中国在南极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新能源系统。

据悉,南极秦岭站户外100瓩风力发电系统、130瓩太阳能发电系统、30瓩氢能源系统、300瓩时低温储能电池系统、部分柴油发电系统和室内电控系统已完成安装、系统併网以及自动与手动模式下的策略运行测试,实现了风光氢储新能源的併网和连续运行发电功能。

该新能源系统已累计发电3000瓩时。这是中国现阶段在南极考察站中配置的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清洁能源比例可达60%以上,每年能为站区节省百吨以上的化石燃料。(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翻爆》APP)

#太阳能发电 #中国 #风力发电 #南极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