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进入超高龄社会,年长者体衰比例高达一半,医师门诊常遇患者衰弱看诊,但需要的未必是药物,而是透过运动改善身心状况。奇美医院运动强化中心19日开张,从医疗转衔「运动治疗」。学者认为医院带头推广立意佳,但医疗要跟长照对接,否则成本太贵。
奇美医院经营决策委员会副主委邱仲庆表示,这个想法已构思2年,过去医生看病习惯开治疗处方,有了运动强化中心,今后看诊若认为病人该适当运动即可转介至该中心,由专业团队监督指导,落实运动生活化。
奇美医院院长林宏荣说,除了病人在恢復过程须靠运动强化健康,部分疾病避免恶化也仰赖运动,且衰弱、亚健康族群需要的未必是药物,而是建立安全运动习惯。上述族群外,如有减重需求但伴随心臟病风险民眾也可来此,当体重减到一定程度、降低心肺风险就能回归健身房。
他提及,坊间医院多针对运动员设运动中心,一般民眾需求未被满足,在现行健保体制下,医师门诊时间有限,也很难充分运动卫教,因此,建构从医疗转衔到运动生活的运动强化中心,针对个案需求量身打造运动计画。
运动强化中心主任黄建荣指出,中心结合家庭医学部、骨科部、復健部、健康管理中心等单位,採跨团队合作模式,透过专业评估让个案更清楚自身运动目标及方法。
嘉南药理大学医务管理系助理教授林秀碧说,过去说年轻人是国家栋梁,超高龄社会下,健康长辈才是。她说,长辈未必有时间运动,但等到肌肉流失、骨质疏松造成酸痛麻,却一定有时间看病,医院不是等到生病给药,而是要倡导运动生活化。
林秀碧说,长辈运动单一且强度不足,肯定医院设立运动强化中心,但也强调医疗要跟长照对接,最终做到让长辈回归社区运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