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翰表示,2025年、2026年营运应会与2024年相差不远,因为关税政策一定会影响需求,但多大幅度还无法确定。公司有一大部分产品生产都在中国,之后会调高中国制造输美美国产品价格,目前已第一波调整,但未完全弥补关税损失,未来会持续调整产能跟售价,以保留原本竞争力。

鼎翰补充,目前没有感受到客户因关税提前拉货,且以公司规模来看,美国生产不可行,目前主要产能在台湾和大陆,而Bluebird产能则在韩国跟越南,未来会把衝击比较大的产品移到其他地区生产,预期需观察约一年时间才能判断接下来产能该如何调整。

另外,欧洲市场经济表现也不是很乐观。鼎翰指出,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目前没有看到大幅復甦迹象;大陆市场方面,虽经济疲软持续一段时间,惟公司仍维持一定的营运水准,而大陆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刺激政策,像是旧换新补贴计划,有望进一步带动产品销售。

鼎翰指出,这两年保守看市场景气,但在併购Bluebird后对公司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产品线或是销售客户群都进一步扩大,且双方业务模式有互补性;Bluebird主要是终端客户专案,而公司主要是通路,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客户群与经营方式,这也是该公司判断较有机会产生综效的原因。

#大陆 #客户群 #产能 #判断 #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