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及生科股票基金今年来绩效前10名
生医及生科股票基金今年来绩效前10名

医疗生技产业中长线前景佳,但个股良莠不齐且深受政策影响大,法人表示,在市场波动大时,投资人想要「躺着赚」并不容易,若要赚超额报酬仍是要靠精选个股,依晨星基金统计,今年来仍有逾10檔生医或生科基金绩效逾3%,但也有同类型主动或被动基金年来绩效出现负报酬率。

PGIM保德信全球医疗生化基金经理人江宜虔指出,医疗产业成长性有目共睹,高盛预估2025年美国S&P 500企业获利成长可望维持11%的双位数涨幅,其中又以资讯科技和医疗健护获利增速最快,分别达19.7%、18.3%且根据高盛证券统计客户资金流向,2025年年初以来长线资金流入医疗产业金额增加显着,显示投资人逐渐将资金转入具投资价值的医疗产业。

目前市场担心美国总统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影响经济表现,由于医疗业的刚性需求特性,让医疗产业在经济出现成长减缓时,获利率可以持稳并具有防御特性,根据统计,金融海啸期间美国经济大幅衰退,但制药及生物科技产业主要公司营业利益率仍持稳3成以上。

医疗产业併购回升有利生技公司股价表现,法人表示,2022年医疗产业併购件数及金额明显减少,主要受降息速度及幅度未如预期影响,预料持续进行的降息循环,将有利医疗产业2025年併购活动重启。

百达生物科技策略团队认为,今年以来生物科技产业受到利率预期与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波动剧烈。部分大型生技股因产品线单一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的信心,反观中小型企业则能提供创新资产,吸引资金流入。去年大型制药公司正在消化2023年的交易案,预期今年併购交易将再度兴起,为中小型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百达生物科技策略团队认为,人工智慧带来的技术变革、FDA与产业的密切互动,及大型制造公司面临失去2,500亿美元独家经营权的压力,将促进生物科技研发端的进展。

#策略 #法人 #基金 #生物科技 #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