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堵外来牡蛎混充国产牡蛎洗产地,农业部推动溯源管理,云林县是全台牡蛎苗主要供应地,蚵农对于溯源管理相当支持,通过溯源管理认证的张姓蚵农20日表示,国人对食安愈来愈重视,认证后的牡蛎有如取得「身分证」,品质有保障,销售量成长至少1倍。

云林县沿海牡蛎养殖面积逾3000公顷,产量超过4000公吨,近年来受越南等进口牡蛎衝击,本土牡蛎销售受到影响,农业部因此推动溯源管理,规画年底前将全台养殖户纳入溯源管理,云林目前有56名蚵农取得溯源管理认证。

台西乡蚵农张晓慧表示,越南牡蛎口感不如台湾牡蛎,有人将2者相混、充当台湾牡蛎贩售,不仅影响台湾牡蛎销量,也造成消费者对本土牡蛎失去信心。

愈来愈多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地,张晓慧决定申请溯源管理,去年通过认证后成立「古蚵捡」品牌,诉求百分百台湾牡蛎、保证不泡水,货真价实赢得消费者信任,销售量成长1倍以上,吸引其他蚵农跟进申请认证。

「云林县牡蛎养殖发展协会」理事长丁健家指出,云林有许多蚵农自产自销,品质优良,但进口越南牡蛎成本仅为台湾牡蛎三分之二甚至更低,有利可图情况下,不少贸易商常年进口,甚至与越南蚵农契养大量倾销来台,严重影响台湾牡蛎产业。

丁健家提到,近年来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全力发展牡蛎产业,反观台湾人力不足、养殖技术没有与时俱进、养殖环境受到破坏等因素,竞争力愈来愈低落,希望藉由溯源管理,打响本土牡蛎品牌,日后再透过产官学合作,加速研发单体牡蛎、3体牡蛎等养殖技术,同时改善养殖环境,让台湾牡蛎更有竞争力。

渔业署副署长陈建佑表示,国产牡蛎溯源养殖户纳管涵盖率约63%,希望今年能达到80%以上,未来会协助养殖户张贴标章、进行市场区隔,协助改善养殖环境与包装设备。云林县农业处指出,去年首波辅导蚵农申请溯源管理,已有56户通过认证。

#养殖环境 #溯源管理 #云林县 #台湾 #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