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去年8月第一波大法官提名,人选公布当天在野党炮火猛攻「酬庸绿友友」,赖清德总统21日补提名7人,实务界检察官、法官即占4个,多数立委直言「不熟悉」,蓝营若找不到正当理由,硬挡恐遭讥「为反对而反对」;但若不挡,只要2名大法官过关,《宪诉法》、《选罢法》及《财划法》、总预算等释宪都将登场,必定为大罢免加温。

昨上午总统府公布7位大法官名单后,部分蓝委办公室就启动「肉搜」,细察每个被提名人的背景、论文以及过往发言,但与上一波提名不同,这次可说是一无所获,仅被提名人陈慈阳在当初考委人事案时,曾被批评是蔡英文帮「独派」安插官位。

加上这次被提名中有4位是检察官或法官,敏感身分本来就鲜少在公开场合发表看法,因此过往在野党用来检视的「废死」条件,此次完全失效。蓝白被问及对新人选的看法,只能先质疑「审检一家亲」,却无法针对每位被提名人逐一提出反对理由。

国民党面临民进党铺天盖地大罢免,实属燃眉之急,倘真找不着大法官被提名人的突破口,恐无法说服民眾为何强挡人事。

然而,立法院只要通过2人,宪法法庭就凑齐人数可开庭,现阶段包括《宪法诉讼法》、《选罢法》及114年中央政府总预算案都已声请释宪,一旦宪法法庭重启,释宪战必对在野党不利,蓝委将面临双战场,应接不暇。

大法官提名后,依法审查期间不得少于1个月,最快4月底即可表决。因此国民党只能以拖待变,以需花时间详读被提名人资料为由,将全院委员会审查时程往后推;对一方面要努力应对罢免战的蓝营来说,确实雪上加霜。

#被提名人 #蓝委 #国民党 #宪法法庭 #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