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次电价调涨,民生及内需产业有缓涨或冻涨空间,都取决行政院有编列2千亿拨补台电的前提上,孰料在野党删除拨补预算,补贴民生用电2,600亿台电垫款在先,却无法回补,经营背负沉重压力。

在野党一边砍台电拨补,一边又鼓吹全民普发1万元,但若拿这些去补贴因电价上涨造成的通膨效应,划得来吗?物价一旦被推升,就下不来,与其普发全民,不如拿2,300亿拨补台电,让台电有喘息空间,缓涨电价,对民生经济及产业出口竞争力效益岂不更大?

台电燃料成本从过去2,300亿,俄乌战争后暴增6,100亿,并非多用核电就能缓解,否则法电、韩电核能占比6成、3成国家,也不会以市场机制大幅调涨电价后,政府再度大笔补贴,韩电最近还在调涨工业电价,弭平亏损,就是明证。

国家有岁计剩余、财政状况允许,用于回补台电补贴民生用电的亏损,实属天经地义。不论行政院要追加114年度预算追加给台电1千亿,或协调立院针对搁置在立院追加预算拨补1千亿赶紧启动审议,或依法还给台电离岛电价差额吸收成本的欠款1,100亿元,都有助台电纾缓营运压力,让电价有缓涨空间,决定权还是在立院衮衮诸公手上。

电价涨幅多寡本就有讨论空间,关键在预算要不要拨补到位。改善台电财务,若只由国会比人头多寡决定,就失去「论理」空间。

#立院 #补贴 #缓涨 #拨补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