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湾证券交易所积极推动一系列反诈骗宣传活动,致力于教育投资人如何识别与预防诈骗,深入解析诈骗手法,以降低投资人的财产损失风险。在「反诈骗联防行动专区」中,一网打尽15种诈骗类型,以强化投资人对诈骗风险的警觉,降低受害机率。
为提升投资人对诈骗的防范意识与警觉性,证交所于2024年8月建置「反诈骗联防行动专区」,提供证券商即时分享接获通报的诈骗案例并进行澄清,提高市场的防诈能力。
证交所为帮助投资人更清楚辨识诈骗集团使用的媒介,该专区规划15种类型诈骗手法,证券商可依个案勾选相关类型,系统将自动新增对应的提醒与警语,以强化投资人对诈骗风险的警觉。
这15种诈骗类型包含高龄诈骗、推介或诊股诈骗、徵才诈骗、IPO 申购诈骗、竞价拍卖诈骗、港仙股诈骗、恐吓威胁诈骗、捏造或虚构之交易模式诈骗、地下期货诈骗、虚拟资产或加密货币诈骗、交友诈骗、人头帐户诈骗、非法代操诈骗、未上市柜股票诈骗以及其他。
另一方面,证交所也鼓励证券商一齐出力,积极在专区内分享所接获的诈骗案例,并落实客户关怀,共同努力减少投资诈骗案件数量。
证交所统计「反诈骗联防行动专区」证券商通报的案例,观察近期常见的诈骗手法多半围绕在以下这些情境,藉由精心设计各种投资陷阱,诱使投资人掉入圈套。
第一类,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诱惑:诈骗集团会强调「稳赚不赔」「高胜率」「内线明牌」,并展示偽造的获利证明,加上偽造名人代言影片,例如假冒股神巴菲特、科技大亨马斯克推荐「绝对获利」投资计画,让民眾信以为真,最终诱导他们投入大笔资金。
第二类,偽装成专业投资顾问或名人背书:诈骗集团会在Facebook、LINE、Instagram等平台,盗用证券公司名义或知名财经专家的形象,透过限时投资机会发送「投资群组邀请」,吸引投资人加入群组,接着一步步诱导投资人投入资金。
第三类,假冒证券公司、知名平台进行诈骗:近期有诈骗集团假冒证券公司(甚至证交所也有被偽冒),建立与官方网站相似但网址不同的假网站或APP,诱导投资人输入银行、行动交易APP的帐号密码,进而盗取个资与资金。
第四类,诱导加入私人投资群组做「包赚计画」:邀请投资人加入「VIP投资群组」,声称提供内线消息、包赚不赔的投资策略,甚至标榜「名师带单」,营造「群组内部成员都在赚钱」假象,让投资人降低戒心一步步落入陷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