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峡别称夔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段峡谷,以宏伟壮观着称。(林洛安摄)
瞿塘峡别称夔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段峡谷,以宏伟壮观着称。(林洛安摄)
张飞庙的大门开在侧面斜向西南方的墙上,朝向蜀国据地成都的方向。(林洛安摄)
张飞庙的大门开在侧面斜向西南方的墙上,朝向蜀国据地成都的方向。(林洛安摄)
「盬子鸡」食材里不需加水,汤汁全靠蒸熟鸡只的水蒸气冷凝而落。(林洛安摄)
「盬子鸡」食材里不需加水,汤汁全靠蒸熟鸡只的水蒸气冷凝而落。(林洛安摄)

大陆重庆位处巴蜀之地,在漫长歷史巨轮的转动中,所留下的事蹟传说,自然离不开英雄辈出、如史诗般精采的三国时代,尤其又以蜀汉刘、关、张、孔的故事最动人。

重庆云阳县的长江沿岸有座知名的张桓侯庙,供奉的主角是蜀汉猛将张飞,又称为张飞庙。巴蜀地区有两间张飞庙,另一间在四川南部充市的阆中县,据说张飞的头颅葬在云阳,身躯葬在阆中,所以有「身在阆中,头在云阳」之说。

张飞庙的解说员袁梦萍表示,张飞庙建于蜀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原本是建在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麓,因为兴建三峡大坝,张飞庙的将整间庙西移了32公里,搬迁到磐石镇龙安村的现址。特别的是,搬迁时庙中的每块砖、每片瓦甚至木板都逐一编号,到新址后再依序拚回原貌,浩大的工程既费时又费力。

此外,张飞庙的大门并不在正前方,而是开在侧面斜向西南方的墙上。这种「邪门歪道」,据说是为了将庙门朝向蜀国据地四川成都的方向,以示张飞的忠心。

张飞庙不仅供奉张飞,由于唐代杜甫曾在庙中客居两年,所以后人也建了杜鹃亭和得月亭来纪念一代诗圣,可说是间允文允武的奇庙。加上庙中收藏汉唐以来的石刻、木刻、字画多达600余件,其中包括黄庭坚〈幽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岳飞〈前后出师表〉等名家字画碑刻,件件珍贵,有文、书、刻三绝的美誉。

从云阳县沿长江往东,抵达邻近的奉节县,此处名闻天下的招牌便是瞿塘峡和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下江陵〉,让白帝城无人不晓。」在奉节,连学前幼童都能朗朗上口,不过要说清楚白帝城的故事,还是得重回三国。

白帝城位在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过去的白帝城一面靠白帝山,三面环长江,面对瞿塘峡口,气势十分雄伟,要从山脚到达白帝城入口,得经过漫长而高陡的石阶。 2003年三峡大坝正式蓄水后,白帝山被淹入135公尺的水位下,白帝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即使如此,要登上山上的「白帝庙」,仍得通过数百级阶梯的严峻考验。根据本刊记者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亲身经验,奉劝体力不好的人,还是花钱乘轿安稳些。

登上白帝庙,此处正是当年刘备托孤阿斗给诸葛亮之地,因此庙中也有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或者也可学学古人自白帝庙远观「夔门天下雄」,瞿塘峡别称夔峡,歷代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大量诗篇。

奉节也有道声名远播的招牌美食「竹园盬(音同古)子鸡」,「盬子」是在奉节竹园镇乡间民窑才有烧制的烹调器皿,外型像个圆柱体的陶瓦罐,中间有些凸出。

「盬子鸡」的特色是:「冷凝蒸馏,化气为汤,肉质鲜嫩,汤醇味美,入味七分,余韵三分」。主要材料是整只土鸡、切成小块状的腊肉,腌制的陈年大头菜。作法不是整锅直火炖煮,而是将放好食材的盬子放入加水的铁锅中,当铁锅里的水烧开时,蒸气会从盬子底的小孔钻进,再从盬子壁的小孔喷出,如此循环利用蒸气将鸡「汽熟」,又叫「汽锅鸡」。

出锅的盬子鸡有土鸡的鲜、腊肉的香,和陈年大头菜的腌香味,结合成一锅鲜美无比又不油腻的鸡汤。(更多精彩内容请免费下载《翻爆》APP)

#白帝城 #庙中 #云阳 #刘备 #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