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叶小姐罹患罕见家族性遗传疾病「色素失调症」,怀着赌一把的心情,两度自然怀孕,最后仍决定引产,就怕孩子也遗传罕病,后来求助生殖中心,透过技术筛选胚胎,3年前顺利生下健康大宝,现在更顺利怀上二宝,扭转遗传疾病噩梦。

台北妇产科诊所生殖中心院长胡玉铭表示,带有缺陷基因的「色素失调症」,产检时超音波看起来正常,但宝宝一出生全身布满水泡,轻则留下色素疤痕,重则影响器官功能。临床统计,男宝宝大部分会胎死腹中,女宝宝即使幸运出生,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造成智力不足、缺齿、视力不良等伤害。

依罕病基金会网站介绍,色素失调症发生率约4万分之1,患者除皮肤有色素沉着现象,眼睛、牙齿、指甲及毛髮都有不同程度影响,部分患者甚至有神经学上的症状。

担任特教老师的叶小姐说,自己症状轻微,只是皮肤有红疹,直到小学5年级才知道罹患该病,但胞妹有智能障碍。因有生子规画,一直很关注遗传问题,谘询遗传科医师后,知道有一半机率可自然怀孕生下健康宝宝,才决定赌一把。

第1胎成功怀孕时虽是女婴,但第10周做绒毛膜採样检验,不幸发现罕病带因染色体,经医师建议终止妊娠;第2胎为男婴,不幸胎死腹中。夫妻俩不希望再经歷引产伤痛,经医师建议选择人工生殖。

胡玉铭指出,叶小姐在试管疗程中共取得23颗成熟卵子,全部成功受精,其中18颗成功发育成胚胎,经罕病筛检后有9颗通过,再经检测确认有3颗可植入的健康胚胎,最后顺利生下大宝;去年再度植入胚胎,预计今年下半年迎接二宝。

对于罕见疾病基因携带者而言,传统自然受孕存在50%的遗传风险,甚至可能无法活产,使许多家庭面临艰难的生育抉择。胡玉铭说,看过太多罕病患者生子的不幸个案,许多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带有遗传疾病基因,更有大多数是刻意隐匿不说,使遗传罕病憾事不断重演。

他说,透过「胚胎着床前基因诊断」(PGD),可根据基因位置设计探针来选胎,避开带因胚胎、降低罕病遗传风险,建议有生子计画者可做婚前或孕前检查,有家族史的高危险群以试管技术筛选染色体,确保植入最健康的胚胎。

#罹患 #罕病 #基因 #筛选 #遗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