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的金门县与连江县除外,生活在中华民国治权范围内的6个直辖市与台湾省各县市,大家自然而然会在日常口语中说「我是台湾人」,如同生活在中华民国治权范围内属于金门县与连江县的国民,大家自然而然会在日常口语中说「我是福建人」。但,「台湾」是个地理名词,不是个政治名词,目前只有被虚级化但依然存在的台湾省,在行政管理层面却不存在「台湾」。

这使得「台湾」的范围时而变得很大,或者被人直接等同于中华民国,这就被偷渡成政治名词;时而范围变得很窄,只有包括台湾本岛,甚至还能更窄,顺应着前面说的偷渡,同样住在本岛,你会常见某些「大闽南主义者」拿「台湾」来当作排外语言,意即「支持台湾独立就是台湾人,不支持台湾独立就是中国人」,并且声称要这些人「滚回中国去」。在这种政治正确的乌云笼罩下,使得住在台湾本岛的人,无不基于政治正确会大声说「我是台湾人」,避免被猎巫。

所谓的「大闽南主义者」的心理状态,并不是继承真正古典的闽南文化,而是对日本殖民台湾的眷恋,因此,他们同样排斥全岛继承朱子理学风范的金门人,这使得大闽南主义者其实就是「眷恋殖民者」,简称「恋殖者」。这些恋殖者会大声要他人「滚回中国去」,其实自有源头。

我曾阅读《台湾民报》在民国16年(昭和二年,1927)5月15日(第157号)的报导,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与蒋渭水共组台湾民眾党的蔡培火,曾到宜兰演讲,宜兰郡守八丁春太郎见他主张民权,支持「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要他早点醒悟,不要跑去日本跟中央政府啰唆,蔡培火则表示:「我们做了当今的百姓,老实不得事事恭顺官命,有别的见解是要明白地说,方为本分,我相信我们的主张,虽则不能即刻实现,但也不像你说没人取睬。」郡守大人听见蔡培火硬嘴,顾不得是在什么人面前,大声嚷道:「像恁这班不从顺的,在此台湾无用,回去支那好啦!」因此,当期《台湾民报》的新闻标题:「八丁郡守大人的脾气:叫台湾人回去中国。」

殖民者都已这样说,恋殖者当然会跟着响应。然而,到底什么是「台湾人」?每个生活在中华民国治权范围内的人,对这3个字都有不同的认识与认同,蔡英文前总统说:「只要我当总统一天,没有人需要为他的认同而道歉。」这话让我听得击掌讚嘆。但最糟糕的现象,就是现在已经恶化成「怕被霸凌而认同霸凌者的语言」,意即怕被人说自己「不爱台湾」,因此就转换认同,不再支持中华民国的永续存在,反而改为支持「台湾独立」,这完全不是「健康的台湾人」该有的心态。

因此,我要说:「不要拿『台湾人』三个字来情绪勒索。」每个人心中的「台湾人」各有不同的实质认同内容,尊重与包容不同的见解就是《中华民国宪法》赋予全体国民的言论自由,本来就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认同而道歉。因此,我对「台湾人」的认知:这是生活在台湾本岛与其附属离岛的人自我称谓,属于该范畴里各种族群上面的集合名词,闽南族群、客家族群、外省族群、原住民族群与新住民族群都是台湾人,没有任何人例外。

当前已有好些年轻人对此不察,跟着恋殖者将「台湾」与「中国」变成二元对立的词汇。当年蔡培火面对殖民统治者都知道老实人就不得「事事恭顺官命」,真正的「本分」就是「有别的见解是要明白地说」,怎么当年的台湾人都知道反对殖民统治者,现在的台湾人却只会「事事恭顺官命」?因此,我呼吁大家要意识到这点,携手反对恋殖统治,恢復对中华民国的守护。(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

#恋殖 #中国 #中华民国 #台湾人 #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