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衝击还在消化中,美国财政部每半年一次的匯率报告,将紧接而来于4月间发布,此一美国主要贸易对手国最关注的匯率操纵国放榜,最近的一次,台湾续列为匯率操纵国观察名单,这次会否升级成匯率操纵国?受到各界关注,随着川普新政掀起的滔天巨浪,台湾一来要强化与美国方面的持续沟通,二来也要认真面对金融市场改革的问题。

累计至去年11月为止,台湾已连五次进榜匯率操纵国一般观察名单。此一看似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结果,央行解释说,是经济结构的问题,短期间无法扭转,会持续就经济、匯率与美国财政部沟通对话,美方的建议与央行的目标及匯率政策也一致。

美国最快4月发布上半年的匯率报告,观察期间是2024年全年。目前看来,台湾还是符合其中的两项标准,一是对美国贸易顺差逾150亿美元,二是经常帐盈余在GDP(国内生产毛额)占比超过3%,第三项的净买匯对GDP比率逾2%且12个月中有8个月以上净买匯。

据央行统计,2024年因国际美元走强,新台币狂贬6.24%,过去被批评的「阻升不阻贬」,去年转为净卖匯164.2亿美元,除创下央行公布调节匯市金额以来的单一年度最大阻贬行动,更逆转为「阻贬不阻升」。由此来看,有理由认为第三项不会达标,毕竟美方匯率报告的第三项标准,是直指净买匯阻升,我们现在的做法反其道而行,净卖匯阻贬应会受到美方的欢迎。

将时间往前推算,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外资热钱涌入台北匯市,加上政策鼓励台商海外资金回流,造成新台币独强狂升的现象,央行进场买匯高达391亿美元,形成阻升新台币的结果,匯率操纵国三项指标全中,照理说,2021年上半年的匯率报告就应把台湾列入匯率操纵国,经与美方持续沟通后,出现新的级别叫做「加强观察名单」。

当时央行出三招与美沟通。首先,就全年对美贸易出超逾200亿美元部分,强调是中美贸易战的转单效应,实在无关匯率;其次,经常帐顺差对GDP比率逾2%,主要是资通讯产品出口满足美国市场的需要;其三,净买匯对GDP比率逾2%且12个月中占6个月,主要是美QE(量化宽松)庞大的外溢威胁,央行必须尽职责稳定金融市场。从结果来看,似我们成功说服了美方,并未被列入匯率操纵国。

其实美国对匯率操纵国的标准,一直都在调整。如2015年公布的标准,一是全年对美贸易出超逾200亿美元、二是经常帐顺差对GDP比率逾2%、三是净买匯对GDP比率逾2%且12个月中占6个月;去年11月的标准,一是对美商品及服务贸易顺差逾150亿美元、二是经常帐顺差对GDP比率逾3%、三是净买匯对GDP比率逾2%,且12个月中有8个月以上净买匯。

即使标准摆在那里,匯率还是一种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金融工具,前次中美贸易战时,中国大陆三项标准中只有一项符合,仍直接被列入匯率操纵国。换言之,到底是不是匯率操纵国,还是「老美说了算」,川普当政后变数更多,尤其2024年台湾是美国第六大的贸易入超国,对等关税宣布结果不如预期即为一大警讯,只要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陷入匯率操纵国而遭贸易报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

面对此一情况,当然不是躺平不管,仍要尽力的维持合于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避免遭致报復。而另一方面,不论阻升或阻贬,都代表央行对于外匯市场的干预仍在进行,换个角度想,之所以要费力进场稳住匯率,某种程度上也代表匯率的波动愈来愈大、越来愈不受控,此时何尝不是提升厂商外匯风险意识的绝佳时机?打造亚洲资产管理中心构想,实应依势利导,将丰富台湾匯率避险商品列为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阻贬 #央行 #美国 #三项 #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