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宣布高额关税,企图筑起一道新的围墙,防止美国产业与工作机会流失海外。两大英国媒体解读,关税实为向既有全球化秩序发出挑战,美国将逐步退出一手建构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歷史上保护主义政策往往延续多年,未来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再重建自由贸易体系。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川普多次提及1913年,正是因为当年美国开徵联邦所得税,同时下调关税,在此之前,自美国建国后,关税是美国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现任政府主张高关税曾造就美国崛起,现今亦应重拾相同策略重建经济实力。

副总统范斯先前表示,全球化之所以被视为失败,是因为富裕国家未如预期上移价值链,反倒让中国大陆等新兴国家迅速崛起。美国因此决意脱离这种「不对等」的全球分工模式,力图让制造业回流本土。

然而,川普的经济逻辑明显背离自由贸易理论。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各国应专注于最擅长的产业,并透过自由贸易提升效益。美国以一个简单算式就单方面推翻国际分工共识,重挫供应链策略,促使其他国家形成新经济联盟,藉此摆脱变化无常的美国。

《金融时报》引达特茅斯学院教授尔温说法指出,关税一旦实施便具强烈「黏性」,例如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让美国贸易规模萎缩67%,被视为加剧大萧条的推手之一,却在多年后才得以取消。

他认为,若政策是仿照1971年尼克森针对德、日匯率手法争取外交让步,或许仍有转圜空间,但若川普意在提高政府收入,如19世纪美国依赖关税为主要财政来源,政策势必更为持久。

也有观点认为川普或意图藉此削弱美元、推动降息,美国正逐步退出一度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理论 #自由贸易 #川普 #美国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