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办桌文化远近驰名,惟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办桌、外烩订单直直落,缺工问题也是严峻挑战,让总舖师纷纷寻求转型拚活路。家传第3代总舖师卢正治说,外烩是一个很好的产业,端视如何发挥,他结合多元活动创新推广古早味料理,沿袭保存传统文化。
来自台南龙崎的卢正治活跃于南关线一带,他虽长期致力于固守传统办桌文化不能消失,但也不讳言,现实面临的却是愈来愈多人不婚不生;尤其自疫情过后,办桌、外烩近乎崩盘,过往全盛时期每月接到2、3000桌订席,如今每月只剩下8、900桌。
现年50岁的卢正治投入办桌逾25年,他说,办桌文化不只面临订单减,缺工问题也很严重,「水跤」(助手)找呒人,他的班底均为早年跟着父亲办桌,再交到他手上,班底多已80岁,不是年迈就是行动不便,也渐渐退场。
卢正治说,总舖师面临大环境与缺工考验,除靠基本盘维持生意外,也要设法转型。他近几年透过与旅行社、各县市政府、区公所等公私部门合作,在办桌宴席之外,辟出一条活路。
凭藉丰富办桌经验,卢正治除了致力于彰显在地特色料理,也曾在多所大学担任讲师,将办桌与教书经验结合一起,因此宣扬办桌文化格外有说服力。
他认为,台南办桌文化有其特色与魅力,陆续有旅游业者找他合办体验办桌文化,带国内外客人走进田间採竹笋,最后把料理端上桌,体验从产地到餐桌的在地特色办桌文化。
今年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计画推出四季宴,他负责秋宴,将把南关线农特产结合古早味料理加以推广;此外,他个人也将于沙崙打造一处庄园,并筹备「12生肖吉祥宴」作为起手式,推广最拿手的古早味菜肴,「不希望办桌文化断送在我们这一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