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通缩压力未减。大陆统计局10日公布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年减0.1%,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2.5%且降幅扩大,双双逊于预期。专家表示,随着中美关税战持续升温,势必加剧大陆通缩压力,接下来端视官方再端出何种扩大内需与刺激政策的药方。
界面新闻10日报导,大陆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3月份,CPI年减0.1%,降幅较上月的年减0.7%收窄,显示提振消费政策逐渐收效。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由上月的-0.1%转为上涨0.5%,显示供需结构有所改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大陆物价延续偏低,主要是房市持续调整,拖累民眾财富缩水,消费信心不足之故。分析人士指出,贸易战导致通缩压力加大,后续物价走势仍看扩大内需政策如何调整。外媒稍早报导,大陆政府高层将开会讨论稳经济的会议,加上本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有望提供刺激措施规模与推出时机的线索。
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表示,重点在于今年的扩内需政策能否帮助通膨回归稳定回升的区间。当前消费支持政策主要聚焦以旧换新,而这类措施对整体物价的抬升作用有限。
考虑到当前物价仍未转正,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快速升级为全面对抗,今年大陆经济面临新挑战。ING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将提前于第二季或第三季加大宽松力度,包括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30个基本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00个基本点等。若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或内需復甦不及预期,不排除人行将採取更激进宽松措施。
PPI方面,王青表示,3月份受美国能源政策取向及贸易战风险加大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而大陆国内需求依旧偏弱,3月煤炭、钢铁价格有所下行,化工产品价格也普遍走低,致使3月PPI跌幅较上月扩大。
王青指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影响出口放缓,将抑制大陆工业品价格。预估4月PPI降幅可能扩大到年减3.5%左右。年内PPI年增率能否较快转正,主要取决于今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而房市能否止跌回升则是关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