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大难临头,钢铁、扣件业者声声盼环境部碳费暂缓徵收,环境部长彭启明14日表示,初估中钢约年缴3.6亿元碳费,对价格影响程度不大。
彭启明强调,减碳是长期趋势,掌握趋势才有绿色竞争力,而不是规避所有费用,建议业者「早一点做、早一点转骨」;「企业要活着才能做净零工作」,会争取积极预算辅导,让企业活下去。
彭启明以台湾最大钢铁公司中钢为例,按其去年营收3,600亿元、并依2022年1,790万吨的排碳量推估,由于属高碳泄漏产业、且有提出自主减碳目标,因此费率适用100元,估算中钢一年要缴碳费约3.6亿元,在整体营收占比非常低,与国际的碳税费约占企业营收4~5%相比,应不至于影响到中钢的产品价格。
至于扣件业者,目前符合纳管缴纳碳费的业者只有一家,而且该业者排碳量仅微幅超过2.5万吨门槛一点点,初估一年仅需缴纳18万元的碳费。彭启明因此建议该业者可稍微节电,或许就有机会不用缴交碳费。
针对美国关税影响,彭启明表示,现阶段还在盘点产业所受衝击,从一开始对台32%关税大幅度调整,目前对科技产业影响没有那么大,而最后详细的影响报告会在下周四的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公布,同时也会有相关协助企业的措施。
彭启明坦言,美国针对气候变迁政策确实有很大转变,但目前其他国家尚未出现政策转弯,会持续关注各国动向;因此,他还是强调,净零转型计画没有改变,但会审时度势、超前部署,「让大家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彭启明表示,台湾好不容易推动碳有价制度,当时制定时,就是以「不造成绿色通膨、先求上路」为主,而真的减碳是要「痛」才有用,目前业者所需缴纳之碳费在整体产业的经营占比非常小,现在的碳费还不算痛,后续预计还是会继续走下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