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91新建案统计,全台Q1总销金额为4648.15亿元,较上季大幅缩水3成,显示供给端全面熄火。而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资料显示,去年第4季全台平均房价降至每坪33.86万元,较前一季下滑6.6%,市场已进入修正阶段。近期受关税风暴与股市震盪影响,专家透露有不少购屋族趁势进场,视此为议价入手的好时机,市中心可望出现资金回流房市动能。
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公关主任赖志昶分析,歷年股灾虽对总体经济与投资信心造成衝击,但实际观察股灾后的买卖移转栋数表现,发现有超过半数房市交易量仍维持上扬趋势,显示房市并不易受到股市大幅波动的连动影响,反而展现出高度稳定性与抗震能力,在金融市场震盪时,仍能提供投资人一定程度信心与避险作用。
住展杂志发言人陈炳辰表示,此次关税战最大衝击为商用与厂办不动产,若风暴持续蔓延恐导致企业缩减扩厂等需求,而住宅产品兼具保值性与居住实用性,反成为资金避风港。现阶段景气復甦力道有限,还勇于推案的建商,多在区段、产品、话题或品牌具备优势,且考量市况不再採取高价策略,诚意价码有一定购置吸引力。
陈炳辰举例,如台北市万华区、内湖区有机会以单价9字头购入新案,新北市三重区也能买到8字头,不再是百万元单价水位,市场已有一定程度回应,且相较股市波动,购置房产展现出更强的稳健性,加上首都与新北第一环门牌效益,都是值得关注的买房方向。另外,竹科、中科等产业园区周边的概念宅,也是购屋族可多留意的强势产品。
针对当前房市价量双弱的现象,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庄思敏指出,在市场风雨飘摇之际,精华区房市的抗跌保值特性更明显。以双北地区为例,此波房价下修幅度相对轻,反映出一定的抗跌韧性,主因在于双北房价本就处于全台天花板,投资买盘比例较低,加上就业机会充沛、居住需求稳定支撑基本面,即便景气回落,双北仍能展现强劲的抗压力道。
赖志昶说明,房市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背后有5大关键因素。首先,房地产相较股市更具稳定回报,短期可出租创造现金流,长期则具备增值与都更潜力;其次,即便非投资用途,房屋本身仍具居住功能,兼具实用与保值;第三,房市受政府政策与金流监管,有助稳定发展;第四,在通膨环境下,房价常随物价水涨船高;最后,若从10至20年长期趋势来看,台湾主要都会区房价多呈现稳定缓涨走势。因此当前市场震盪之际,房地产可望吸引避险资金回流,正应验「买套房好过股市住套房」的投资逻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