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山广福社区今年响应「世界丹寧日」,新住民与在地妇女组成防暴志工队,从受保护对象转为捍卫社区安全的力量,这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妇女,透过宣导与实际参与,打破「性别暴力是家务事」的沉默文化,为偏乡社区点亮防暴的灯。

在日前举办的新住民「回娘家」活动中,广福社区特别设摊执行防暴宣导,志工们身穿象徵反性侵的牛仔服,结合互动游戏、知识问答与经验分享,将「性别暴力不能被合理化」的理念深植社区。

来自不同背景的妇女用自身故事出发,走进社区据点与长辈对话,协助辨识、通报并转介可疑个案,让防暴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

广福社区自2018年起投入家庭暴力初级预防,2019年成为高雄市首波性别暴力领航社区,至今已在旗山、美浓、内门、六龟等地培训超过百位社区志工,去年更走进杉林区办理志工培力课程,协助更多妇女勇敢走出家庭,投入社区事务,开启对话与改变的可能。

广福社区理事长陈杨华枝表示,「愈是传统、封闭的地方,愈需要有人点灯。」在偏乡高龄化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往往成为暴力的温床,而这群志工正是打破沉默、翻转文化的重要力量。

活动也介绍「世界丹寧日」的起源—来自1990年代义大利一起法院错判的强暴案,激起全球女性以穿牛仔裤声援受害者,如今这股来自欧洲的性平抗议,在台湾偏乡延续成在地行动,让牛仔裤成为一种反抗与团结的象徵。

接下来,广福社区将带着原创行动剧《希朵队长》巡迴各地,走入社区长辈间,以戏剧打开代间对话,挑战如「棒打出孝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根深蒂固、但早已不合时宜的观念,逐步形塑出一个尊重、安全、世代共好的社区文化。

#偏乡 #性别暴力 #象徵 #广福社区 #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