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地球日前夕,梵谛冈惊传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逝世的噩耗。这是天主教的巨大伤痛,也是环境与气候界的重大损失。

作为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在任内致力于推动教会改革,关注贫富差距,并积极倡导环境保护与社会正义。他的名号来自12世纪义大利圣人方济各,圣方济各虽出生富有世家,却追求贫苦修行,对环境和动物的爱护有加,他称呼太阳、风、火为兄弟,称呼月亮、星辰、水为姐妹,称呼大地为母亲。这样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教宗。

从2013年就任以来,教宗共发布了三份,作为全球近14亿天主教徒、教务人员依循,阐释教义与重要议题的通谕(Litterae Encyclical)。2015年发布的歷史性通谕《愿?受讚颂:论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Laudato Si’)》,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深刻连结,呼吁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迁,成功促成当年底全球气候新公约《巴黎协定》的签署。

这是一份既富神学深度、又具科学敏感度的文本,他指出,环境问题无法孤立解决,根植于我们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并且大胆挑战现代社会的运作逻辑——无限制的成长、过度的消费主义、制度性的冷漠,不仅止诉诸于信仰语言。

2023年,在目睹了《巴黎协定》通过多年、摇摇欲坠的窘境下,教宗再度发表劝喻《请讚颂天主:致心怀善念、关心气候危机的大眾(Laudate Deum)》,作为2015年通喻的补充。他的语气更为急切,强调全球气候危机不容质疑、气候否认是一种政治罪行,并期望决策者都是能为公益和子孙后代的未来着想的战略家,而不是为某些国家或公司的一时利益着想的人。

天主教是入世且积极回应气候议题的宗教,也成功带动更多信仰团体投入。例如,2023年COP28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杜拜气候大会所创设的信仰展览馆(Faith Pavilion),便开始邀请不同宗教领袖、政府企业、原住民与公民团体代表发声,从不同的信仰角度,阐述他们对于气候议题的关注,形成传承。

这项传承得来不易,要如何说服不同信仰的社会与人群,共同拥抱一个新价值,需要耐心与绵密的沟通,在这背后教宗着力甚深,形成另外一股串联环境与和平的重要力量。

教宗在世时,以亚西西圣方济各作为指引和灵感,相信圣方济是关怀弱小、爱护整体生态的典范,他充满喜乐并真心诚意地身体力行。他是生态研习者的主保圣人,同时得到广大非基督徒的爱戴。

缅怀教宗方济各对地球与气候的看护,愿祢安息于所深爱的星球怀抱。(作者谢英士为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郑佾展为副秘书长)

#教宗 #地球 #形成 #称呼 #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