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起玩吗?」《迷航游乐园》丢出一个大哉问,那是小狐狸对精灵们提出的邀请,也可以视为作者叶向林对读者的提问,在这场人生游戏中,那些想玩与不想玩的、能玩与不能玩的、该玩与不该玩的……究竟该怎么选择?叶向林透过游乐园的故事设定提醒读者,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避免痛苦,而在于勇敢参与,透过交流与互动,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乌托邦寻找梦想
翻开作者叶向林的简歷,他是第一位进入美国帕森设计学院全球高管硕士就读的台湾人,同时也是童书作者、NFL超级杯主播、前美式足球运动员与业余拳击手,多样化的兴趣让他的着作充满趣味,《迷航游乐园》的前身《迷航乌托邦》,书中的主人翁是一只小狐狸,为了寻找快乐,走访各个理想国度,却一次次感到失望,犹如知名着作《小王子》里年轻王子拜访多个星球,探讨孤独、友谊、爱与失落等主题,小狐狸也在不同的乌托邦中寻找梦想。
叶向林提到,小狐狸的经歷像极了现实中的我们,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憧憬,以为只要找到「对的地方」、「对的方法」就能获得快乐,然而社会的现实往往让人感到挫折。五个国王象徵了不同的价值观与治理方式,而它们的缺陷则点出了「完美乌托邦」的不可实现性。这种梦想的幻灭,不仅是小狐狸的成长,也映射了许多人在进入社会后的心理变化。
小狐狸虽然没找到梦想中的快乐,却意外促成了乌托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叶向林认为,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找到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在于我们如何影响世界?换句话说,个人的追寻最终可能会转变为对整体社会的贡献,而这种影响力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来到《迷航游乐园》,小狐狸的冒险不再是孤独的。作者邀请读者进入游乐园——这个象徵着社会环境的场域,在这里,要面对的不再只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是各种人际互动与生存竞争。这样的转变,让这部作品不只是对「个人梦想」的探讨,更是一种对「群体关系」的省思。
面对AI的创作提升
面对AI来临,叶向林特别在后记中提到,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感的议题,如今,许多故事与文本已由人工智慧生成,这不仅让创作者面临竞争压力,也让人开始思考:「人类创作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如果AI能够产出流畅的故事,那么我们的独特性何在?这项思考也普遍存在于创作者间,许多人对于文学奖是否能选出真正的创作产生质疑,叶向林则认为,人工智慧的作品或许缺乏某种「真实性」——它们虽然能够模仿结构与叙事技巧,但却难以承载真实的情感与人生经歷。读者并不只是想知道情节的发展,而是希望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正是 AI 难以取代的部分——真正的故事,是带着人的灵魂与经歷写成的。
叶向林甚至乐观指出,AI的崛起或许意味着创作标准的提升。当人工智慧能够轻易产出大量作品,人类创作者便需要更努力地突破框架,提供AI无法模仿的内容。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将被迫思考,如何创造真正有意义、有温度的作品,而不只是满足于公式化的故事架构。
《迷航游乐园》或可称之为青少年冒险小说,但冒险的终点并非过关的快乐,而是游戏后的空虚与不舍,叶向林企图在书中提出「快乐不在游戏里,我们必须在这个悲伤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快乐。」世界如此纷乱多变,我们得学会用正确心态玩该玩的游戏,并且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