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峡大豹忠魂碑」于2020年被公告为市定古蹟,记录日治时期日本殖民政府与三峡地区泰雅族大豹社发生衝突,史称「大豹社事件」,近日有民眾在网路中揭露,前往寻访探究时,却发现古蹟维护欠佳、几成废墟。对此,文化局表示,已请维管单位加强清理、整理周边环境,善尽维护管理责任。

约1900年至1910年间,日本殖民政府为了台湾山区樟脑资源,大举进入原住民山区,与原住民爆发武装衝突,后来日本总督府约1930年代中期,为纪念在三峡「大豹社事件」中,与原住民衝突后罹难的军警,便在三峡插角山区竖立忠魂碑。

忠魂碑座落于三峡区插角段,古蹟本体含平台基座面积共25平方公尺,新北市文化局于2020年11月18日依《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告指定为新北市市定古蹟。

「国家对待市定古蹟令人感到不尊重!」近期前往造访的民眾在脸书揭露,前往忠魂碑的沿途路径犹如废墟之地,防护边坡路基流失、路柱倾斜,感慨市定古蹟导览牌任其倒塌,古蹟主体也没有维护,批评「列入古蹟又没能力维护,是怎么回事?这样的古蹟有列跟没列,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文化局回应,该碑位处位于三峡插角山区,古蹟管理机关为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近日接获民眾反映周围环境及导览牌倒塌情形,已请该分署加强清理及整理周边环境,以善尽管理维护责任。

#原住民 #三峡 #大豹社 #山区 #忠魂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