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交通局今年3月在三民区博爱一路首次导入「保护型自行车道」设计,有效让自行车与行人分流,不过,高市议员张博洋认为,目前仅完成同盟路至北平路段,短短160公尺形同虚设,建议布建自行车道完整路网。对此,交通局回应,今年已向公路局申请接续计画,盼透过专业分析,订定全市自行车道路网。

高市三民区「保护型自行车道」将快车道外侧的「未定义空间」改成「自行车道」,并把原本的路外停车格往中间移动,让自行车族及行人有更安全的交通环境,高雄首度引入此项设计,引发各界讨论。

张博洋表示,缩小快车道面积,迫使驾驶人减速,同时将自行车与人行道分流,确实是人本交通推进的一大步,但目前仅完成同盟路至北平路段约160公尺,根本形同虚设,且高雄市并非每条道路都如博爱路,拥有充足空间施作相同设计。

因此他建议,无法施作「保护型自行车道」的道路,可以参考日本冈山市「自行车及行人共用道」案例,于人行道上以标线或植栽分隔出自行车区与人行区,如此一来,在不用考量路幅窄宽的情况下,能降低自行车与汽机车衝突,也减少行人与自行车交织的风险。市府应依照不同路况採用最适合的配套设计,建置完整自行车道路网。

对此,交通局回应,高市先前已完成交通部环岛路线改道规画及既有观光自行车路线的骑乘环境检核,今年交通局已向公路局申请接续计画,希望透过完整专业分析,订定全市自行车道路网发展计画,预计中央核定后,于今年底前可先就示范道路提出改善规画,并在1年内提出整体计画。

#完整 #车道 #保护型 #计画 #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