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方面,4月消费者信心同样有所恶化,密大指数终值降至52.2,约6成受访者提及关税衝击,对经济、财务与就业展望普遍悲观,反映高关税与通膨忧虑影响已深化。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高度不安,恐压抑第二季消费动力。

而在最新公布的美国第一季GDP增长初值更跌至-0.3%,不仅低于市场预期的0.3%,更大幅低于前一季的2.4%,创近三年新低。市场对下半年经济陷入衰退的疑虑升温,惟通膨压力犹存也使联准会降息空间受限。

中港方面,本周中国统计局公布了首份与中美高额关税有关的经济数据。统计局公布4月制造业PMI为49,跌入收缩区间,低于市场预期49.7,且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12个月收缩,降至44.7,为过去一年最低。

与此同时,採购指数亦是自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报46.3及原材料库存处于47的低水平,反映厂商对于后续生产态度转更保持的看法。另一方面,其出厂价格在出口需求减弱的背景下,企业的出厂价格同样录得下跌至44.8,较前值跌3.1,将会蚕食一定利润空间。

事实上,制造业指数转差,早属预期范围之内。另一方面,服务业商务活动未见有明显受压,于4月份最新报50.1则继续于50的盛衰分界线边缘徘徊。

从市场预期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4,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有别于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中央持续释放加速推动服务业供需增长的政策信号,未来服务业有望在政策去除行业壁垒、加大金融支援及宣传、优化外国人入境等有利因素带动下走强。

在目前外需转弱的情况下,本周所举办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亦重申,今年要高度重视逆周期政策的连贯性,强调「用好用足」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政策最大效用并谨慎选择推出时机,尤其针对关税战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内需消费方面,指要全面推动提振消费,清理消费限制,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并推行「两新」政策等。

近期,中国发改委亦公布第二批人民币(下同)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向地方追加,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回顾1月初时所发布的相同金额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成效,截止4月27日,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额约7,200亿元,支撑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4.6%。支持消费以旧换新资金继续落地及新政策支持服务消费的双重加力下,内需仍可在逆景中支持经济增长。

#业绩 #企业 #资金 #增长 #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