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高先生去年中开始排尿困难、右脚无力,短短1个月内演变成走路会突然软脚、跌倒,辗转就医确认是少见于成人的高恶性度胶质瘤,后来经转介到台北医学大学质子中心治疗。「想到孩子,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经过25次质子治疗后,高先生的肿瘤逐渐缩小,原本须坐轮椅行动,现在仅需一只柺杖就能行动自如。

北医附医小儿肿瘤科刘彦麟主任表示,高先生罹患的高恶性度胶质瘤不常见于成年期以及脊髓部位,其病程进展快速,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与化疗。质子治疗是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可调控粒子射线在抵达特定深度后释放能量,避免穿透及伤害肿瘤周遭的正常组织。

高先生说,罹癌后心情一度低落,开始交代妻子银行密码等大小事,治疗团队耐心安抚他「能做的都先做」,同时迅速展开模拟定位、疗程协调等前置作业,积极争取黄金治疗时间,让他的心情从不安到坚定。去年10月起陆续接受25次质子治疗,脊椎的肿瘤逐渐缩小,双脚功能逐渐恢復。

北医质子中心主任李欣伦表示,质子治疗因其高度精准的特色,特别适合治疗位于重要器官密集度高的癌别部位,或靠近重要器官、神经、血管等易受伤害部位的肿瘤,如神经肿瘤、儿童癌症(如脑瘤、神经母细胞瘤、肉瘤等)、头颈癌、左侧乳癌(靠近心臟),以及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摄护腺癌等。

北医质子中心2022年8月启用以来,累积治疗突破500例。北医附医院长施俊明表示,随着质子治疗日益稳定成熟,医院同步引进新型肿瘤热治疗,可与质子治疗整合运用,为病人打造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质子中心 #部位 #治疗 #肿瘤 #北医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