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响他最深?减碳不只是企业要做,每个人从生活型态与认知都要改变。图/本报资料照片
什么影响他最深?减碳不只是企业要做,每个人从生活型态与认知都要改变。图/本报资料照片

面对地球快速的气候变迁,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语重心长的说;「减碳不只是企业要做,每个人从生活型态与认知都要改变」。

张安平可以算是台湾最积极、最身体力行减碳的企业家,不只在台泥集团的股东会、法说会、大小会议,只要参加过的人,都知道,张安平开头的致词,总是阐述减碳对气候变迁、对地球负责的态度,受邀各类论坛,也时时一再的提及减碳对人类下一代生存的重要性。

张安平自2017年接任台泥集团董事长后,就积极展开低碳转型与布局,让台泥从主力为两岸水泥市场的公司快速蜕变为布局全球五大洲,以低碳建材、资源循环以及绿色能源作为未来三大发展主轴。

站在台泥集团经营的产业面上,张安平认为,未来30年产业除了创新,关键将是「碳竞争力」,他指出,儘管今天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有能力选择一条通往更美好未来的道路。那就是未来30年必须要成功的路,碳革命的路!开发低碳建材,绿色能源,减少浪费,增加资源循环。

张安平减碳的初衷始终如一:「我的责任是要让我生产出来的东西降碳,这才是我要负起的责任」。

张安平对于全球气候变迁问题的忧心从未停止过;他示警,如果人类仍是无止境的浪费,不停的排放温室气体,可能不到30年后的一代,就很可能是人类最后一代。他指出,大家都喊着要减碳,但经过了20几年,几乎没有减碳。政府所规划减碳路径很好,可是最终还是要生产者,从生产出来的每个东西都要减,才是真正的减碳。要减碳,要有未来,要每个人有认知并改变生活型态。

张安平举例,电是经济体很重要的关键,所有东西都跟电有关,但是大眾并不瞭解用电用得多厉害。只要每个人每天使用手机3分钟,一年就会排放45公斤的碳,相当于3棵树的吸碳量才能平衡。

面对减碳议题,张安平强调,「我们这一代是唯一了解到我们所作所为会影响气候的一代,不要让我们沦为地球的最后一代。」

#地球 #低碳 #每个人 #一代 #台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