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发动的关税战,让中国趁此大力拉拢东南亚、中东海湾国家。继21日中国宣布与东协完成「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CAFTA)3.0谈判后,27日「东协-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更指出,中国、东协与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数位和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寻求新机遇,并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

综合外媒28日报导,中国、东协与海合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首届高峰会,中方由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会后三方共同发布涵盖经济、能源、数位、人文等七大领域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提到,将致力发挥东协、中国和海合会三方的互补性,促进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并将中国-东协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全面完成列为优先事项,推动升级议定书早日签署生效。自2002年签署1.0版协定以来,中国-东协贸易额已从5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9,753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值15.7%。

同时,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可持续贸易,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探讨包括资本市场和金融技术在内的地区金融合作,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

声明并称,三方将寻求数位创新和技术机遇,探讨跨区域架构,促进数位经济发展,开展数位贸易、电商、数位支付、金融科技、人工智慧(AI)、初创企业和资安合作;并探讨AI、区块链、量子计算、智慧城市和先进基础设施等领域伙伴关系。

报导指出,在关税战背景下,这项涵盖全球40%人口、GDP总量逾35兆美元区域合作机制,有望重塑国际间贸易、能源转型与科技的竞争格局。譬如,中国与海合会的自贸协定谈判加速推进,由于海合会国家掌控全球45%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去年对中国出口原油多达2.8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近6成。若协议达成,中国除可望保障能源供应,并能深化能源结算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声明 #中国 #能源 #探索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