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川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美国经济衰退威胁及美债疑虑加深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美元资产持续在市场被大量抛售,连带也使得美元走势跌跌不休。

年初迄今,美元指数贬幅已超过8%,相较2024年一整年,整体升值幅度也不过仅有7%,美元这波跌势,确实相当惊人。面对如此弱势美元,外界也不免好奇,美元大空头时期是否即将到来?

市场担忧,不无道理。撇除美元极度疲软走势不谈,近期美国财政部标售美债,不管是在量或价的部分,都不甚理想、远低于预期,正好坐实外界猜想。譬如,5月初原预计标售1500亿美元政府公债,结果最终仅售出780亿美元,落差高达720亿美元;5月底,规模仅有160亿美元的20年期公债标售,由于市况冷淡,得标利率竟然飙破5%,是2023年10月以来首见,都是鲜明例证。

这也凸显,现时美元资产已经不再是投资人口中最保值资产,需求大减下,自然也会压抑美元走势。更何况,当前美国联准会利率决策,还是维持降息方向,本来就不利美元走升。加上减税法案触发美债暴增疑虑,弃匯保债可能性大增,无形中也对美元造成压力。

尤有甚者,川普一直强调弱势美元有助缩减美国贸易利差,政策上当然更倾向让美元趋贬,这都是短期美元指数不易转强的关键所在。

只是,短期弱势不代表将迎来大空头,两者不能轻易画上等号。细看这一波美元指数的多空循环,从新冠疫情过后大约90左右(2021年6月)开始起涨,最高涨破110大关(2022年9月),期间由低至高,涨幅约27%。今年以来,美元虽从高点回檔,但幅度仅9.2%,大约只有整波段涨幅的1/3。这意味儘管美元短期转弱,然若把时间稍微拉长一点,美元其实还是处在相对高檔位置,离真正大空头到来,显然还有段不小距离。

换句话说,短期美元急贬,背后多少有着市场过度反应的悲观情绪。但实际上,当市场情绪适度宣泄后,美元走势还是会回归基本面。依美国目前经济情势来看,关税不确定性虽是一大威胁,但今年看来,应还不至于走向经济衰退。包括联准会、IMF及联合国等,在最新经济预测报告中,普遍认为美国今年还有1.6%至1.8%的经济成长力道,这无疑是美元最强大的靠山。

不过,儘管美元短期不会迎来大空头,但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贸易结算、投资交易与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任何的风吹草动,还是会强烈影响国际资金流向,而这往往会加剧非美货币的波动。近期日圆及新台币急升,就是最好的例子。

面对这样的环境,不管是就政府、企业或民眾而言,可能都得拉高危机意识,严肃以对。该干预的不要手软,该避险的不要逃避,该减码的不要犹豫。毕竟,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美元风波,恐怕还未止歇。(作者为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长)

#联准会 #美债 #弱势 #大空头 #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