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寿与政治大学商学院2日发布2025「台湾高龄社会退休生态观察指标」调查,今(2025)年退休三大指数有惊无喜,「退休信心」与「退休充裕」指数齐跌皆不及格,分数更是歷年最低;国人启动退休准备平均年龄延至39.63岁,为6年来最晚,逾7成民眾退休金每月存不到1万元,通膨加上川普贸易战,退休准备想超前部署仅是寥寥可数。
连续追踪6年的「退休生态观察指标」,今年三大指数仅「退休生活满意指数」站稳6字头,微升至65分;「退休信心指数」55分连2年下跌,6年来4度不及格;「退休充裕指数」59分首度失守6字头、创歷年新低。
调查也凸显国人在退休准备「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未退族认为39岁就应该开始存退休金,但在通膨及实际经济状况下,真正能付诸行动平均年龄达45.15岁,「理想」与「现实」落差超过6岁。在退休后的生活开销,未退族期望平均有近4万元生活费,回归现实面仅能存到32778元,落差达7123元。
最「薪」酸的当属青世代以及40至54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未退族,每月能存的退休金是各族群中最少,超过7成(70.4%)未退族每月退休金攒不到1万元。
要存好存满退休金,多数民眾已有自备款意识,62.4%国人自行存退休金,主要的退休理财工具前3名是臺币存款、股票和保险,ETF更挤进青壮世代理财工具前3名。为号召全民存退休金,政府力推TISA(臺湾个人投资储蓄帐户机制)7月上路,过半(52.3%)国人表态支持,如能提供免税奖励、投资优惠等诱因,青世代参与意愿更高。
台湾人寿致力提升全民退休准备力、丰富保险金融知识,今年论坛主题聚焦国际贸易战变局中的退休新布局,包含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艾西亚、金管会主委彭金隆都将开讲,助攻国人第3层退休支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