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美元首传出本周可能就贸易议题通话之际,《华尔街日报》披露,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授权负责谈判的大陆副总理何立峰展现中国不会迎合美国的强硬姿态。在新一轮谈判前,中方盘算是希望将日内瓦协议的关税减让成为永久定案,并要求川普政府解除对中管制的晶片与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禁令。

此外,对美国相互指责中国违反日内瓦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日指出,施压和胁迫不是与中方打交道正确方式;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停止散布虚假讯息,纠正有关错误做法。至于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川普本周是否通话,林剑仅称,「没有可以提供的消息。」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财长贝森特日前表明,川普第一任期的「第一阶段协议」将是当前美中后续谈判的参考模板。然而该协议普遍被外界解读为对美国有利;在中国内部,该协议甚至被视为现代版「不平等条约」。

习近平显然不愿重蹈「不平等条约」。报导直言,习近平已明确向何立峰下令,「不再迎合美国」;有中国官员顾问透露,5月日内瓦达成的协议,被北京视为一大胜利,证明习近平坚持立场的价值。

报导表明,内部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之时,北京强硬作风虽可能带有风险,就连内部也有声音质疑是否该用「硬碰硬」方式与川普交手,但相比2018年首次贸易战,习坚定认为中国这次更有本钱,且何立峰与习的谈判思维也更加贴近。

在策略上,中国打算透过对制造晶片、汽车、F-35战机所需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对美国施加实质压力;同时中国也在缩小与西方科技差距,在再生能源、机器人与人工智慧等战略产业领先发展,都让北京更有底气。

报导强调,当下一轮中美谈判开启前,何立峰不太可能愿意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治理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将日内瓦90天协议中的美方减税内容,转变长久安排。

据了解,中国准备再释出部分美国农产品、能源与制造品採购承诺等,作为谈判筹码。但北京也将要求川普政府解除对中国晶片技术、半导体设备等出口管制。

「中国这次的底线比首次贸易战高了很多。」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创始合伙人兼研究主管葛艺豪(Arthur Kroeber)直言,美方这回不能再只是提要求,而是需要给予北京一些实质回馈。

#谈判 #美国 #协议 #中国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