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推动中正路、经国路改名引发争议,内政部长刘世芳4日重申,推动过程中不希望造成社会对立,必须要去沟通,但不能不推动。但此说法似乎连绿营都不挺,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表示,改路名的权责属地方政府,「不要主客易位」,在有社会共识之前不宜强推,「中央也没有人要强推」。
内政部推动全台中正路更名,在野质疑劳民伤财,刘世芳昨重申,《促进转型正义条例》2017年通过时,要求地方清除威权象徵,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落幕后,包括拆铜像、改路名等业务就由内政部负责。
刘世芳强调,转型正义跟程序正义缺一不可,内政部在推动过程中也了解去除威权象徵需要相当多的沟通,除了考虑合法合规、歷史情感之外,社会共识也有待加强。内政部乐于协助沟通,推动过程也不希望造成社会对立,「要去沟通,但不能不推动,这是我们的立场,也没有改变」。
媒体追问内政部是否也将建议国军战机「经国号」改名?刘世芳回答「不是」,指当初转型正义工作从促转会进入到6个部会负责时,内政部负责的就是跟地方沟通关于清除威权象徵的部分。
军方官员昨表示,经国号战机没有改名规画,此外,已除役的中正号战机、介寿号教练机亦未规画改名。
国民党立委张智伦质疑,网路民调显示,超过7成民眾反对改路名,以中正路为例,早已成为生活习惯,不会想到威权象徵。刘世芳则反击,若按照这种说法,就需要立法院去修《促转条例》,因为条例中这些名称都属于威权象徵,应予更名;地方政府配合改名是法定义务,就要编列预算。
不过,吴思瑶认为,台湾转型正义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对于要去除很多的威权象徵符号乃至于更改路名,显然社会共识仍然不足,在没有共识之前,目前为止是不宜强推,中央也没有人要强推,她更强调「发动者是地方政府的权责」,不要主客易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