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召开的香格里拉安全对话期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代表川普政府发表演说,强调印太地区是美国「优先战区」(priority theater),并重申「和平透过实力」(priority theater)的战略理路。
这场演说语气强烈并将中国定位为区域安全主要挑战者,重申对盟友的支持,试图为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乃至于印太战略重建战略一致性与可信度。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川普政府启动新一轮「对等关税」行动,涵盖中国、日本、南韩、越南与台湾,打击出口导向产业与供应链结构,并传出可能「重塑驻韩美军架构」。也就是说,美国一方面强调持续与盟友合作、维护和平承诺,另一方面却发动贸易攻势,让印太地区许多国家重新评估美国战略意图与政策稳定性。与此同时,解放军正以前所未见的规模展开「第一岛链内海化」的军事演练,希冀改写印太秩序。
赫格塞斯提到,美国推动成立「印太工业韧性伙伴关系」(PIPIR),首波计画包括以下内容,如,在澳洲设立P-8雷达维修中心,减少依赖美国本土的维修能力;建立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区域标准与安全供应链;并加强与澳洲、印度合作,共同生产弹药与武器系统,强化印太防卫产能与供应链韧性。
但这些宣示能否转化为可预测、稳定的政策行动?关键在于美国的战略一致性。如同战略学者谢林(Thomas Schelling)所指出,吓阻的核心在于「可信的威胁与承诺」,而不仅仅是演讲中的修辞。
实际上,川普在第二任的任内在战略上呈现高度「双轨战略」,一方面高举吓阻与军事承诺,另一方面仍然启动经济制裁手段,甚至不区分盟友或对手。
2025年4月川普在解放日所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对美贸易顺差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徵收额外关税10%以上。受衝击的不仅是中国,更包括台湾(半导体设备)、日本(汽车)、南韩(钢铁)与越南(服装)等长期合作伙伴。而在东南亚国家,美国对越南纺织品徵收46%关税,导致该国对美出口额较2024年同期下降31%;对泰国36%的关税衝击其550亿美元对美出口市场;印尼则面临32%关税压力。
就在香格里拉对话前一周,台湾表示将首次装备无人机部队,并以此逐步替代老旧战车,推进武库现代化,藉此提升非对称作战能力。此举旨在使中国在考虑对台行动时,面临更高的军事成本和风险。此外,政府还启动「晶片国家队」计画,鼓励在地厂商生产更多装备,以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并未像去年一样派出国防部长董军参加香会,改由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胡钢锋率团出席,却以军事行动取代国防部部长的发言。5月中旬,辽寧号舰队穿越宫古海峡并于东海进行战机起降训练,福建号也进行第8次海试,逐步加强其航空母舰作战能力。
对比赫格塞斯在香会的演讲,中国透过航舰行动、演训、东海机舰起降,传递一种明确讯息:「我才是能塑造区域现状的强权」。这类灰色地带行动与法律战操作不只针对台湾,也涵盖南海与钓鱼台,反映出北京正透过常态化军事部署与演练、民兵船与海警干扰、三无船舶袭扰与偷渡行动,实质改变区域现状。(作者为实践大学会计暨税务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