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聚焦于AI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成为驱动产业创新与经济成长的关键力量,以及面对美债危机、供应链重组,科技版图的重新洗牌,台湾如何在变局中突围、抢占金融科技高地等议题,为产官学界关注的热点。

姚木川说,金融科技发展存在资源集中、开放银行进展缓慢、大型机构垄断、法规风控保守、缺乏资金等结构性问题,要能有效推动,需要三大动力,包括制度上的优化、技术上的革新,以及资本的活化。对应这三股动力,他提出六项具体作法:

一是应「强化金管会创新处的功能」,若将现有的创新处升格为创新局,在人力与资源配置上升级,更能有效推动创新政策;二是目前金融机构掌握所有资讯,外资难以进入,不易与本地产业产生共鸣,故台湾应「打造更友善外资的开放银行环境」,消除资讯壁垒;三是现在诈骗猖獗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未能落实身分验证,验证系统改造后流程反而更为复杂,且节点增加导致风险提升,因此「发展去中心化数位身分平台」尤其必要。

四是「制定创新金融的专法并推动分级沙盒制度」,目前沙盒实验多以法律框架限制创新,应改以创新科技发展为基础,制定分级管理法规;五是台湾新创多由金融机构主导合作,常被要求进行POC(概念验证),但最终金融机构却偷走新创的专业领域知识后自行开发,若能「建立新创业者的保护与扶植机制」,让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能真正投资与扶植新创,避免技术与想法被剽窃。

六是台湾应儘速设立由非金融机构主导的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投基金,为下一阶段国家竞争力奠定新基础。

#金融科技 #资本 #外资 #技术 #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