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继今年4月与臺湾臺北、新北、士林、臺中及桥头地方检察署启动「可疑金融帐户通报机制」,16日宣布再与臺湾高等检察署签署「可疑交易分析机制」合作备忘录(MOU),在「可疑金融帐户通报机制」专案基础上,加入高风险态样分析回馈机制,强化可疑金融帐户的控管及联防,同时也延展「雷霆专案」人头帐户预警机制,强化人头帐户回馈频率与侦测模型,建构强大的全国防诈连线守护网机制。

在法务部部长郑铭谦见证下,「可疑交易分析机制」MOU由中信银行董事长陈佳文与高检署检察长张斗辉代表签署,臺湾臺北地方检察署检察长王俊力、臺湾新北地方检察署检察长郭永发、臺湾士林地方检察署检察长张云绮以及中信育乐董事长陈国恩、中信金控法遵长金延华、中信银行总经理杨铭祥与个人金融执行长杨淑惠皆到场见证。

郑铭谦表示,非常钦佩中信银行与检察机关公私协力,共同打击诈欺犯罪的决心,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金融机构与检察机关共同打击诈欺犯罪,已经树立起典范,透过高风险因子、参数的回馈与分析,以达到预警及查缉诈欺集团的目标,是有效协助全民守护财产重要的机制。

张斗辉则指出,中信银行投入大量资源推行「神盾联防机制」,运用人工智慧(AI)监控与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在阻诈及防诈有很大成效。本次合作的「可疑交易分析机制」由检察机关提供过去侦办在中信银行开立涉及不法行为之金融帐户,分析并侦测潜在可疑涉诈帐户,达到前期风险管控外,更期盼透过已经锁定之异常参数或集团性犯罪等资料,减少金融帐户遭诈团利用,进一步溯源查获诈欺集团,强化阻诈及惩诈预警成效。

陈佳文强调,中信银行去年与检察机关共同启动「雷霆专案」、建置「检银打诈平台」成效卓越,中信银行通报可疑金融帐户且管制的精准度达96%,落实从源头防诈行动,本次与高检署签署「可疑交易分析机制」MOU,除了扩大检银合作力道至全国地检署,也透过检察机关不定期提出高风险因子、参数建议,有效精进中信银行风险控管态样,强化可疑帐户之监控。

中信银行长期投入科技防诈,根据内政部警政署统计,中信银行去年成功拦阻诈骗案件数,已较2023年超过30%,拦阻诈骗金额成长57%,自2023年起至2024年止,累积拦阻诈骗金额新臺币23亿元,以科技防诈、制度正义与治理永续的实际行动积极降低人头帐户,拦阻诈骗成效显着。

#检察机关 #分析 #臺湾 #疑交易 #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