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生署长林芳郁是国际医界公认的心律不整及瓣膜整形手术权威,他的妻子、整形外科医师林静芸表示,近期将成立「林芳郁教授医学教育卫生基金会」,并透露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外界十分意外。专家指出,其实只要活得够久,就有机会得到失智症,80岁以上者约有四分之一罹患失智症,预防失智症,建议民眾要及早控制三高,保持充足的睡眠、运动,并维持人际互动。
林芳郁曾任台大医院、北荣、亚东医院三大医学中心院长,也担任过卫生署长,被医界人士评为格局、胸襟和见识均卓越,是不折不扣的、有器识的医界领导。林静芸在媒体上指出,林芳郁退休后,开始与疾病搏斗,5年前罹患失智症,她由医生变身照顾者。
新光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刘子洋表示,失智症的发生和年龄呈正相关,仅少数是基因、遗传引起,占所有患者的约5%,大部分是后天因素造成。人生很多阶段,都会累积日后的失智症风险,例如一些人会有三高、代谢症候群、不良习惯,或是压力大、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甚至年老时的听力障碍、视力减退,都可能增加失智风险。
近期国卫院也发表研究,提醒民眾留意孤独感与失智的关联。孤独老人虽外观、日常行为正常,但大脑讯号表现却与失智者相似,提醒子女、亲友多与长辈互动,且要「慢下来」,给他们时间理解、表达他们想说的话。
防失智上门,刘子洋提醒民眾多运动、多动脑,别太孤僻,并且要控制好三高。一些研究指出,一天的睡眠至少要有5.5~7.5小时,不能少。运动方面,建议依据自身能力选择,青壮年可从事游泳、爬山、跑步、骑脚踏车等,老年人则可选择温和的体操、太极拳。
刘子洋说,失智症最常见的状况是记忆变差,若发现长辈重复陈述一样的事情,讲过又再讲,就要小心。另外个性的改变,变得易怒、焦虑,或是想表达却找不到词汇,以至于说不出口、打不出字,也是失智症的前兆,一些人会从忘记不熟悉的人开始,渐进式地,最终连熟悉的人也想不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