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对中国加徵关税以来,亚洲中国商品显着增长,更有新加坡物流业者接到中国制造业者询问,欲将中国商品偽装成新加坡制造,引发「洗产地」疑虑。随着美国关税休战期将于7月9日结束,新加坡商会代表提醒本地企业,须更严格把关。
《联合早报》报导,今年2月美国对中国开徵关税以来,亚洲国家进口来自中国的商品显着增加,根据野村经济学家华玛(Sonal Varma)的研究报告,2月进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3%,而3月和4月的增幅更达到21.7%。这一增长约占亚洲国家每月从中国进口总额的8.5%,换算成年进口额就是900亿至1000亿美元。然而,这些增长背后却隐藏着洗产地的行为。
华玛表示,近几个月来,亚洲从中国进口机械和电子产品、化学品、玩具、医疗仪器、橡胶、塑胶等产品不断增加。从国家来看,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度,主要将中国的机械和电子产品转运至美国,印尼则转运化学品。
对此,亚洲多国均已採取行动,并与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协调,遏止违规转运。华玛指出,马来西亚自5月6日起,所有对美出口的非优惠原产地证书,仅由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发出。印度则是自3月18日起,修订海关条例,要求额外文件以核实货物原产地。新加坡贸工部及关税局也于6月10日联合发文,提醒所有贸易商和报关代理,在申请进出口与转运许可证时,必须准确申报原产国或地区。
另外,Penanshin董事曾泰丰向《联合早报》透露,过去接到不少来自中国制造商的询问,要求其协助申请新加坡的原产地证书,但都拒绝了对方。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会长洪煜则提醒,美国90天的关税宽限期将于7月上旬结束。到时候,新加坡将被徵收10%的基准关税,远低于很多地方,他呼吁本地中小企业须更加严格把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