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大学园艺学系助理教授李保宏领导的研究团队,继发现奈米塑胶会影响水耕蔬菜生长后,近日又发表新研究成果,证明奈米塑胶会破坏肠道菌相平衡,导致与肠道疾病相关的肠道菌群异常增生,李保宏团队两项研究揭露,奈米粒径的塑胶微粒可透过影响微生物或宿主细胞的细胞外囊泡,间接损害生物或动物的生物体,影响范围极广,值得进一步探究。

塑胶微粒对环境的广泛渗透已是全球重要隐忧,李保宏团队长期探究细胞间讯息传递重要媒介「外泌体」,即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在跨界沟通上扮演的角色,进而从小鼠实验得知,奈米塑胶会降低小鼠肠道屏障蛋白表现,并破坏肠道菌相平衡。

研究指出,奈米塑胶微粒导致肠道微环境改变,进而削弱肠道屏障、损害免疫反应,并重塑微生物群的结构,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证明奈米塑胶损害肠道健康的新机制。

李保宏说,团队这次的研究,主要厘清外泌体如何调控肠道菌相与宿主健康状况,是一新颖且重要议题,期待有助未来以微生物外泌体开发相对应的治疗标的。

至于该团队先前针对水耕蔬菜的研究也发现,奈米级聚苯乙烯塑胶粒虽未直接伤害莴苣,却会促进水耕系统中特定细菌的繁殖,这些细菌释放的细胞外囊泡,会抑制作物的抗氧化系统与生长机制,最终导致莴苣枯萎死亡。

李保宏指出,两项研究都显示,不论是作物或人体,奈米塑胶微粒可能藉由细胞外囊泡的传递机制,对生物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嘉大表示,李保宏团队两篇研究均获得国际高度关注,不但在自然通讯期刊发表,更获期刊选为焦点论文,备受重视,更提到该团队期许台湾能投入更多资源在外泌体的研究与应用上,跟上全球外泌体研究热潮,建立国际能见度以及领先地位。

#损害 #团队 #塑胶微粒 #期刊 #囊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