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台东县兰屿乡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亦是全台唯一具分櫱特性的小米品种。早年曾濒临失传,歷经十年復育有成,并逐步转型结合观光推广。兰屿乡公所23日宣布,将于7月12日首度对外公开举办「兰屿黑小米丰收祭」,延续并弘扬黑小米文化。
黑小米是兰屿达悟族农耕生活的重要作物,早年各部落自行举行收穫祭,以感谢祖灵与自然。今年由野银社区发展协会号召各部落共办联合祭典,并向外界推广兰屿黑小米的文化价值与产业潜力。
野银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曾佑雄表示,此次规画「兰屿黑小米丰收祭」系列活动,透过与在地农民、手工艺者、妇女团体、返乡青年合作,推出黑小米花海漫游、捣小米歌谣等文化体验,延续黑小米文化。
相传野银部落族人早年以芋头与巴丹岛原住民交换黑小米,并带回岛上试种成功。由于黑小米易栽种、耐寒,被族人视为冬季「救命粮食」,其口感类似红藜,带有自然清甜味,且富含花青素与营养价值。
然而,随着物资取得便利,黑小米在约20年前濒临失传。直至2014年,部落族人启动復育计画,在农村水保署与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协助下,目前復育种植面积约0.5公顷,年产量达300公斤,延伸开发出黑小米香饼、黑小米酒等伴手礼。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场长陈信言指出,兰屿时常面临颱风等天然灾害,黑小米种源面临流失风险,目前已推动「异地保存」作业,于场内种原库保种50公斤,作为未来多元利用与永续发展之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