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蟾蜍为世界百大入侵种之一,体型大于成人手掌且具毒性,2021年首次在草屯镇现踪,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与御史社区合作,深入学校、社区宣导海蟾蜍特徵及危害等知识,号召更多人加入移除行动,起初每月移除3只至5只,逐年递减,今年迄今尚未发现个体,显见多管齐下发挥关键力,有效抑制海蟾蜍族群扩散。
林保署南投分署说,海蟾蜍体型比原生种黑眶蟾蜍及盘古蟾蜍大许多,耳后腺呈三角型,眼睛绿色虹膜也与黑眶蟾蜍的金黄色、盘古蟾蜍的红色不同,由于体型大且具毒性,小动物误食恐死亡,威胁生态及人畜安全,与御史社区每月进行1次移除调查工作。
御史社区指出,野外发现世界百大入侵种海蟾蜍时,跟着台湾两栖类动物保育协会、林保署、水利署等单位协力移除,他们也制作绘本或透过歌仔戏演出等方式,让学童及更多居民了解海蟾蜍的特徵及对环境的危害,吸引更多人参与保育行动。
林保署南投分署统计,2021年11月在野外发现海蟾蜍,每月出勤移除海蟾蜍1次,从起初每晚移除3只到5只,2024年每晚仅发现1只,2025年迄今尚未发现个体。
林保署南投分署说,人类活动不仅破坏栖地,还造成外来种入侵,严重衝击生物多样性,这次政府单位与专家学者、社区居民、保育团体及企业合作进行海蟾蜍防治行动,还结合人力监测、环境教育宣导,有助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愿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