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军方于6月20日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后,伊朗随即威胁将对荷姆兹海峡实施「暂时性船舶管制」。然而,自6月24日半夜起,随着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停火,经过半日后,伊朗官方媒体也跟进证实这则消息。儘管衝突已暂告一段落,伊朗尚未明确公布其针对荷姆兹海峡管制方案的后续动向。
荷姆兹海峡作为全球重要的战略要道,每日承载着全球约20%的原油供应与三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运输量。因此,当伊朗威胁实施管制的消息传出后,国际原油市场反应剧烈,自6月2日至23日期间,杜拜原油价格由64.36美元/桶飙升至74.66美元/桶,涨幅高达16%。随着停火消息释出,原油价格在24日中午迅速回落至69.14美元/桶,跌幅约7.39%。这显示市场对局势缓和的正面反应,但也凸显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油价的巨大影响。
而此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曾显着推升全球航运成本。在高风险航线上,其战争风险附加费率一度飙升,加上绕行替代路径所增加的燃油与时间成本,使得整体运输费用较平日大幅增长。儘管在停火消息发布后,附加费率或将稳定下来,但受制于整体局势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航运费用恐仍持续维持在平均水平之上。
展望短期,儘管衝突已暂缓,但市场仍需密切关注伊朗是否会重启对荷姆兹海峡的管制部署,或是地缘局势是否会再度升温。若上述情况发生,油价与运价势必将引发新一轮波动。只有当停火能够稳定持续,且不确定性显着下降后,市场才可能逐步恢復常态。
值得关注的一点,中国大陆每年从中东进口大量的原油,其能源安全与荷姆兹海峡的稳定息息相关。然而,中伊铁路已于6月初实现全线通车,这条铁路将大幅提升从中东地区,特别是伊朗,运送原油与其他物资的陆路能力,为大陆的能源供应,开辟一条新的战略通道。儘管这条铁路在跨境安全仍面临考验,也难以完全取代海运,但它确实为大陆提供未来封锁风险再现的部分缓衝。
总而言之,荷姆兹海峡的战略风险,始终是地缘政治博弈与市场预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此次停火为各方提供宝贵的喘息机会,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未来中东局势仍充满变数。因此,国际社会应藉机加强对话,共同优化能源与航运安全机制,并积极布局替代通道,才能从长远角度,共同抵御可能随时再起的衝击。(作者为国际事务研究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