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歷了数个月的政治动盪,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在6月3日以将近50%的得票率,赢得韩国第21届总统大选。李在明一上任就面对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挑战,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成为他的首要任务。外交方面,李在明强调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但他对中国友好的态度,将考验韩美关系。
韩国政治动盪阻碍了关税谈判进展,随着对等关税90天宽限期即将结束,李在明打算加快与美国谈判速度。他表示,「现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与美国贸易协商。」李在明上任后,数日内即与美国总统川普进行首次通话,川普亦同意加速美韩贸易谈判。
韩国经济的未来,如今维繫在李在明与美国的协商结果。韩国经济仰赖出口,从半导体、汽车、造船再到重工业等关键产业,全都倚重全球贸易。韩国与美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FTA),首尔一直寻求美国能对韩国豁免所有新关税,不过实现该目标很有难度。
李在明表示,重点在于不让韩国企业因关税处于不利地位。产业人士指出,美国对中国和日本徵收的关税税率值得关注,这些国家在晶片、电池和汽车领域与韩国相竞争。
面对地缘政治不稳定,李在明矢言,採取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务实」外交,打算强化韩美同盟、重振美日韩关系,并对中国和俄罗斯採取更合作的立场。李在明在胜选后受访时表示,首尔与美国的军事联盟不仅是韩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让区域稳定力量维持平衡的关键节点。
美国是韩国重要的军事盟友,中国则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相较于前任尹锡悦政府的「价值」外交,李在明有意与中国合作,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然而此举可能激怒川普,毕竟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对手,对中国的立场也日益强硬。
一年前韩美同盟关系牢固,如今随着两国领导人更替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李在明与川普对中国的态度南辕北辙。尹锡悦政府虽然不得民心,但华盛顿却将尹视为重要盟友,前任美国总统拜登讚扬他对地域安全的贡献。
尹锡悦去年发动闪电戒严遭到罢免,韩国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李在明在2022年输掉韩国史上票数最接近的总统大选后,本次胜选也在外界意料之中,在选战大多时间里,他都维持着两位数的领先优势。李在明所属的共同民主党握有国会多数席次,让他拥有政治资本来推行竞选政见。
李在明上任后面对的是韩国内需疲软,对外则有美国激进的关税政策,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巩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并且与美国的头号对手中国更友善,成为李在明的最大挑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