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同意以公费生名额设系的清华、中兴、中山3校学士后医学系,从公费生改为自费一般生,此举打破行之有年的1300名医学生总员额,增至每年1600人,引爆医界怒火,全国29个医师团体今日将联合举行记者会,强调医界全面反对招生灌水。台北市医师公会点名行政院,责请教育部立刻暂缓!医师公会全联会更扬言,将不惜代价动员所有资源,维护全民医疗。

台北市医师公会理事长洪德仁表示,医学生名额的争议源于2022年3校通过公费生学士后医学系设立,当时全国医学院院长会议否决,但为了解决医疗缺乏问题,政府硬是通过,当时即可预知公费生计画结束后,会面临没有自费生名额。

洪德仁指出,教育部应请卫福部评核,在原有1300名总额限制下,重新调整各校招生名额,让这3所已投入医学教育师资和设备的学校,能够持续提供医学教育。然而,教育部擅自经「全国医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决议,知会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径将公费名额改为自费医学生,招生名额由原23名调增为35名,共105人名额,超过1300人的总量,「这样做绝对会影响医学教育及医疗服务品质。」要求行政院紧急协调处理,暂缓此项决定。

北市联医内科医师姜冠宇表示,医疗总支出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增加10%的医师人数,会让每位医师平均营收下降10%,届时为了维持收入和医院营运,医师就得看更多的病人、开更多的检查,不仅导致门诊更拥挤,医师还可能加强推广自费项目,增加民眾的额外负担。

姜冠宇认为,此举还会恶化科别失衡,导致更多医师选择转往医美、皮肤等自费市场较大的科别,而高度依赖健保给付的内、外、妇、儿、急诊人力将更加缺乏。

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周庆明表示,1300名自费医学生的管制总量,是制度平衡与医疗品质的象徵,现在医师过劳、偏乡缺人等问题,是诱因不足与分布失衡,而非人数不足,绝不接受政府任何形式的招生黑箱,否则会不惜代价,动员所有资源与力量,维护全民医疗的最后防线。至于是否走上罢工?周庆明表示,将视教育部和卫福部是否有善意回应,再做决定。

#医学教育 #名额 #招生 #自费 #公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