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项能源议题值得特别关注,一是颱风重创中南部光电设施,另一则是行政院拟以千亿元拨补台电,这两项都在乱花纳税人的血汗钱。前者尤以屏东佳冬乡海上光电场一案,经济部应该给国人一个更清楚的交代;后者11日已在立法院被否决。而这两件事也显示赖政府的能源政策已很难再走下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转捩点了。
从上月高雄大树的和山光电案,到近日丹娜丝颱风重创中南部光电设施,这些耗资甚巨且明显躁进的开发案,不仅招来破坏环境的指责,也引发设施不耐颱风侵袭的质疑。
丹娜丝颱风过境时,受灾县市除了风雨导致的建物毁损与区域积水,已设置光电场的地区更出现光电板解体破裂的景象。除了许多屋顶型与地面型光电模组遭到强风摧毁,嘉义布袋新塭及义竹东后寮溪墘两处滞洪池的水面型光电设施,同样损失惨重。
值得一提的是,屏东佳冬乡海上光电场的灾损情况最为「奇特」。经济部对外一再澄清,该案场目前正在进行浮台抗风浪能力测试计画,原有光电板在颱风来袭前已先移除。负责执行该计画的旭东环保科技公司随后也指出,佳冬案场主要用以「测试太阳能浮台载具及其围堰抗风浪之强度」。细看经济部与厂商的说明,很容易发现两造说法其实并不一致。
据经济部官网的资讯,补助该测试计画1亿多元,希望取得的抗风浪数据应是针对光电设施。令人不解的是,经济部第一时间的说明中却出现「颱风来袭前,光电板已先移除」的文字。如果浮台上的光电设施在颱风前已悉数移除,抗风浪测试数据便仅适用于浮台,经济部官网中宣称的「已搜集到宝贵数据精进耐风强度」,根本毫无说服力。
另一方面,立法院11日下午针对行政院所提的韧性特别条例草案进行表决,该条例最大争议点是朝野立委对于是否拨补台电1千亿元有截然不同的意见。台电近年来的累积亏损已超过4500亿元,行政院希望透过拨补经费,舒缓台电的财务恶化。现实是,台电过去几年接受的经费挹注其实已达3千亿元,连年亏损的情形却未有任何改善,能源政策不调整,再多的拨补恐怕也只是投入一个无底洞。
不过,若现行能源政策可作务实调整,例如减少外购高价火电、降低再生能源(如光电与风电)趸购费率、续用低价核电,台电的财务状况便有机会获得彻底改善,并出现盈余。未来不仅不须拨补台电,电价也不须调涨。
再生能源开发与不知伊于胡底的拨补台电所费不赀、成效有限,但攸关未来民生经济发展,政府唯有做出正确改变,才能符合全民期待。(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