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澄清湖风景区今年7月起由高市府接手管理,在园区内导入减速平台、人行步道、圆环等交通设施,打造交通示范区,获得各界好评,议员认为,减速平台效果良好,且警示成效明显,建议尽快导入其他社区的无号志路口。对此,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已争取中央补助计画,初步择定3处住宅区试办,预计今年底前完成。

高市府接管澄清湖后,交通局进场改善园区交通动线,新增人行道与安全栏杆,并设置10处行人穿越减速平台与1处标线型圆环,透过物理性降速设施,提升交通安全性,其中,减速平台获不少游客好评,纷纷表示「行人走在平台上过马路安全感十足」、「车辆会怕撞到底盘而减速」。

交通局介绍,减速平台是依据市区道路规范所设计,其功能为透过物理原理减速,行人走在平台上,兼顾用路安全及舒适性,且AC型耐压、耐用度高,适合于市区无号志路口持续推广,以养成驾驶人良好减速习惯,在澄清湖施作10处获得良好成效。

高市议员张博洋指出,三民区河堤社区无号志行穿线,且行人穿越道缺乏减速设施,导致行经车流过快,行人穿越过程危险,而减速平台对车辆的减速效果佳,行人走在上面警示成效明显,建议交通局选择河堤社区试办,因该社区是高雄首座交通寧静示范区,具有指标性意义。

张博洋也提醒,目前减速平台设置办法出现县市政府各自为政的状况,缺乏统一设计与规范,桃园市导入的组合式减速平台,就疑似因材质选择失当,引发多起机车打滑受伤事故,中央政府应引以为鑑,尽速建立全国统一减速平台的设计标准。

交通局表示,目前已向中央争取补助计画,预计在凤山、前镇、三民等3处社区,实施行人减速平台试办,详细地点选择尚在与地方民意沟通中,预计可于年底完工亮相,也已向中央建议,将减速平台、路口护栏等行人保护设施,依地方试办成效,研拟纳入统一规范,并扩大推广保障行人安全。

#成效 #澄清湖 #交通局 #设施 #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