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花屿歷来不见有燕鸥繁殖栖息,但今年7月下旬,疑因受到颱风环流及雨季影响,不但出现逾300只原在澎湖北海繁殖的红燕鸥来此齐聚觅食及栖息,7日上午还被拍到1只在旁照顾着羽翼未丰幼鸟习飞的成鸟,竟是10年前澎湖北海繫放的红燕鸥。

拍下这亲鸟照顾幼鸟习飞照片的花屿国小教务主任黄国扬指出,双脚分别繫上代表台湾鸟类繫放标志蓝白足旗及银色铁环的红燕鸥,经询问澎湖野鸟学会调查组长郑谦逊后,确认是2015年7月28日在北海金屿繫放的红燕鸥,时约2岁左右,现在10年后再次被发现,年龄已超过12岁,成了尽职的亲鸟,一直在旁照顾着习飞幼鸟。

他说,现在已是燕鸥繁殖末期,慢慢要往南迁移,可能前阵子受到气候影响,加上花屿沿海食物较丰富,所以原属在北海繁殖的红燕鸥族群乾脆提早南下,并在花屿过境。

由于花屿岛目前记录约有241种鸟类,但并无燕鸥在岛上繁殖,所以花屿渔民或居民,虽常常在海上看满天飞舞的燕鸥,但直到今年这批燕鸥到来,才第一次在花屿陆地上看到这么多而壮观的鸟群,也让花屿每天都可听到热闹繁杂的鸟声。

黄国扬表示,每年夏季到澎湖繁殖的各类燕鸥群,不论哪种燕鸥,都已完成产卵、孵化、育雏,进入幼鸟跟着成鸟到处习飞、觅食的阶段。花屿这批燕鸥是7月22日有花屿渔民于捕捞小管返航时,在新港绿灯塔码头发现,随即以影像回报。但因西南气流及潮汐影响,这些燕鸥群一直更换停栖地点。这2天雨停、海象也稳定了,又见停栖于花屿新港附近,让整座码头布满着白色鸟粪。

#黄国 #繫放 #停栖 #幼鸟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