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丁即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双普会」,主要目的是讨论俄乌战争的和平方案。这将是自川普再当选总统以来与普丁首次的正式峰会。川普表示,这场会谈可能会包括「有利于(俄乌)双方的领土交换」,试图以此促成停火或和平协议。
一般认为,这场美俄元首高峰会对普丁而言,摆明就是「未谈判已先赢」。表面议题是结束俄乌战争、探讨停火与和平协议,但实际上,这场会谈可能在乌克兰缺席的情况下,由两大强权私下交换条件,甚至牺牲乌克兰的领土与主权来换取彼此的战略利益。这种「替他国决定命运」的模式并非新鲜事。1945年的雅尔达会议,美英苏三巨头达成协议将外蒙古独立与中国东北利益拱手让人,中国被迫接受结果。
乌克兰之所以陷入今日的战略困境,与其过度依赖美国密不可分。然而事实证明,大国对小国的承诺往往随着自身利益而变动。美俄如今讨论「领土交换」时,乌克兰的抗议声音显得苍白。
这种局面不免让人联想到当下民进党政府奉行的「倚美抗中」战略。的确,美国在过去数年为台湾提供了关键的军售与国际支持,但必须警觉的是,一旦中美在某个关键时刻发现「解决台湾问题」有助于化解彼此的摩擦,是否有可能在台湾缺席的情况下私下达成某种安排?
对美国而言,台湾虽重要,但能否成为不可交换的核心利益,并不完全取决于台湾本身,而是取决于当时美国的全球战略优先顺序。对中国而言,台湾是国家统一的核心议题,若能透过谈判减少成本、缩短时间,北京不排除用经济让步、战略合作等方式换取美方的默许。
「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并非危言耸听。不同的是,台湾目前尚未进入热战状态,仍有调整与自主布局的空间。如何避免重蹈乌克兰覆辙,关键在于总体战略的平衡与自主性。
简言之,台湾应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降低误判与衝突的风险。在维持自身民主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寻找经贸、文化与民间交流的增量空间,使双方关系不再只有安全威胁的选项,为未来危机降温留有缓衝。
另一方面,台湾在与美国的关系中应追求平等互惠,而非单边依赖。合作的基础应是双方利益互补,例如科技供应链安全、区域航运稳定、国际规则制定等,而不是被动接受军购条件、成为抗中的前线棋子。这种平衡合作的模式能使台湾在国际谈判中拥有更多主动权。
阿拉斯加的美俄元首会谈或许只是地缘政治现实的一幕缩影,但对台湾而言,它是一记清晰的警钟。殷鑑不远,切莫心存侥幸。(作者为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暨发展协会副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