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膨数据仍受关注之际,当前市场焦点已转向政策变化与贸易谈判的成果。尤其传出川普可能提前任命新任联准会(Fed)主席,美财长贝森特也公开呼吁9月降息2码,并向日本央行施压升息抗通膨,一连串讯息显示,美元走弱已成为合理的预期。在此大架构下的新台币走势,美国降息步伐成为关键变数,并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境。
新台币匯率为上半年上市柜企业带来了震撼教育,但进入下半年后逐渐趋稳,短线来看,内外资与出口商相互拉锯,匯价于29.9~30.1元的窄幅盘整,似已恢復动态稳定。
以往下半年因进入消费旺季、出口商动能转强,新台币相对容易偏强,但今年情况不一样,受关税战所干扰,出口可能转弱,加上美国降息步伐扑朔迷离,导致新台币走向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情境。
情境一是机率最高的区间盘整。即美国9月仅降息1码,美元指数缓步走低,半导体关税谈判无重大突破,新台币持续在3字头防线上下徘徊,新台币在29.9~30元间震盪,呈现相对稳定。
情境二是机率中等的偏升突破。美国9月一次降息2码,美元快速走弱,且半导体关税拥有利多,吸引外资大量匯入布局台股。新台币短线突破29.9元并持续下探,外资买盘成为主导的力量,出口商被迫加快抛匯节奏。此情境一旦发生,央行操盘手段可能需更加灵活。
情境三是机率不大的偏贬回落。若半导体关税衝击到出口,美股与台股同步修正,外资撤出,美元因避险需求而回升,新台币可能贬破30元,但同样因出口商在30元价位上方很有抛匯意愿,加上央行也会进行调节,都会防止过度贬值情况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台美谈判解读偏向并不顺利,一定程度舒缓了出口的压力。央行近期仅在盘中提供流动性,匯价回贬时不急于介入调节,因此目前价位为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区间,市场供需结构趋于「动态稳定」:即在国际情势未有重大变化前,央行仅确保市场不出现失序波动,匯价自然反映资金流向与国际行情。
而除了美国降息的步调之外,半导体关税232条款谈判结果是另一重要的变数,此案对台股有直接影响,也间接牵动匯市升贬。谈判一有明确结果,股匯方向将出现新一波修正;若谈判延宕,匯市则会持续维持区间窄幅震盪。
整体而言,下半年新台币走势,动向仍受到美元波动的影响,而美元方向则取决于美国降息幅度与贸易谈判进展。短线的窄幅震盪是市场共识,除非联准会一次降息2码或半导体关税案有重大突破,否则匯市将大致维持「动态稳定」,不至于出现今年5月间的那种暴升行情。
要提醒的是,上述各种研判有一大特色是,新台币匯率何去何从,实非操之在我,以往企业对于央行维持匯率稳定的能力相当有信心,但目前的情况却是,外来变数更具有主导匯率走向的影响力,况且央行在美国匯率操纵国的三道红线,以及台美谈判过程的庞大压力下,客观上来说,操盘也须採取相对收敛的态度。
企业要有规避匯率风险的意识,所谓的自然避险,只会将公司置于难以预测的风险中,善用政府提供的匯率套餐,把避险成本视为经营成本的组成部分,是惊滔骇浪的国际变局下的自保之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