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界对法治相关议题多方讨论。法治指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均可免于非法干涉,任何人于无法律授权,不得干涉他人自由与权利。进而,享有权力者亦不得恣意妄为。人民之自由与权利,应藉由法治引导与治理。
法治和议会主权为宪政之双支柱。议会主权可确保每个人不致受不确定或专断形式规范,即应有明确法律基础。然,法律需经由司法机关执行,果非如此,法律制颁并无意义,而行政机关或可恣意而无视法律,立法机关存在将毫无意义。司法机关经由适用与解释立法机关通过之法律,得实践议会主权。
维护和捍卫法治为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机关之重要职责。立法机关为维护法治的基础与核心,此乃法律为其制定,其应确保制定之法律与法治相容,即:法律不得溯及既往、法律应向受其影响的人公开、法律涵义应合理清晰与易于理解、法律的适用应相对稳定,个人权利因权力滥用受影响时,得经司法途径寻求救济。且立法机关须制定有关司法独立的法律,以维持法治存在。按国会系就国家重要事项进行辩论之处,公开辩论为维护法治之重要手段,其亦不得损及司法独立性。
行政权承担实现法治之职能,其提出大部分供审议之法案,且根据法律授权行使广泛权力,亦负担司法权之财政供应,及影响法治之组织,如警政。就法治维护,司法权为关键。于处理纠纷时,法院应确保平等并遵守法律,维持程序公平进行,以为公正判决不受影响。经由司法权运行,维护法律稳定及可预见性,并为具拘束力之判决。有效保护合法权利应有称职独立的律师,且存在独立公正的法院。
另社会大眾对政府信任,为法治得以彰显之关键。如社会大眾不相信可受法律有效规范,法治将为崩解。如:对员警工作失去信心、或不信任司法独立和公正、或不相信得有效处理违法行为;或当权者违法却无明显后果。
现法治面临诸多威胁,尤其蔑视司法独立,或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错误资讯,此为民主国家面临之困难。对法治的潜在威胁包括:资源配置受限,导致司法机关无法通过法律有效保护权利;过高法律服务费用造成救济障碍;威胁或干涉司法独立;对法官能力、公正或品性攻击致司法受到质疑。而人工智慧发展应用,更致不利情状扩大。
立法、行政和司法间缺乏相互信任,法治将面临更巨大威胁。因此立法、行政和司法应理解、尊重各自职责间之宪法界限。通过法治实现良好治理为国家强盛之基础,法律之品质以及司法独立与是否胜任,为经济成长之关键。司法公正无私,且程序公平有效,对各方均至关重要。
清晰连贯的法律规范、公正司法与政府对法治维护之承诺,可使法律具可预测性、透明性暨有公平程序。若争议由透明和廉正的独立司法机关解决,可创造盛世。法治为宪法之基本原则,其对各界具重要意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若无互信,法治将受威胁。法律权威仰赖社会对国家机关信任,如丧失信任,法律权威必将崩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